读《红楼梦》诗词曲赋随侃
(廿一)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曹雪芹以小说为笔抨击腐朽的封建社会,以揭露“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反映了封建制度崩溃。当然小说开頭作者曹雪芹作了一番遮盖掩饰。诗词曲赋中在借题发挥,薛宝钗所讽和的《螃蟹咏》,其中有一联説:“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虽然写的是横行一時,到頭来不免被煮食的螃蟹,描写的实在维肖。他们最后不都是机关算尽,却逃脱不了灭亡的下场吗?小说中作者曹雪芹特意借众人之口説:“這是小题目,寓大意才更具艺术性的。《红楼梦》小说中的贾府以及四大家族实质上也是曹雪芹本人家族的缩影,四大家族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枯皆枯,讥讽整个封建制度的。所以《红楼梦》小说问世后,一段时间曾被封建统治阶级作为禁书。
鲁迅先生对“红楼梦”分析精辟:读者的眼光种种,经学家看到“易”,道学家看到“淫”,才子看到“缠绵”,革命家看到“排滿”,流言家看到“宫闱秘事”……“红学家”借曹雪芹的文字,进行扯淡,评出了些“自相矛盾”“风马牛不相及”的无尽的想像力,诸多借“红楼梦”玩文字游戏,以惑看众。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红楼梦》小说作者曹雪芹为后世读者奉献了一道文化大餐。
《螃蟹诗》将螃蟹生死形态、烹饪到上席、从佐料到食用,甚至蟹性冷需用稍许酒辅才好均加以介绍,堪称一部小百科全书。
一是符合时节、时令。“持螯更喜桂阴凉”、“对斯佳品酬佳节,桂 拂清风菊带霜”、“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涏口盼重阳”。在金风送爽、丹桂飘香、菊花盛开的季节,尤其临重阳日螃蟹更是十分丰满,美食家们盼望这饕餮大餐,准备品尝美味,在桂阴(桐阴)下摆置一张大桌备上酒水酒杯,望着烹制好的上等螃蟹早已垂涎三尺。
二是描述形态、习性。对螃蟹的进行全方位描写,生前死后十分到位,“持螯”有一双大螯,“ 八足”左右各有四足,“铁甲长戈”、“横行公子竟无肠。” 、“脐间积冷馋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铁甲长戈死未忘 ”、“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均好理解。“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两句是出彩之笔,蟹是横着爬行没有方向感,蟹壳之内除肉是白色外仅存黑色膏膜和蟹黄,螃蟹活与熟不见有肠。
三是精通食法、美仑美奂。面对美味,“堆盘色相喜先尝”、“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多肉更怜卿八足”。美食家们还要追求完美,精上加精,色香味俱佳,配上佐料姜葱等,蟹有腥味在食用时喝上少量的菊花老酒,才是最高境界的享用。正是“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二名句的由来。
四是把酒临风,品头论足。螃蟹上席 回味极佳,兴致极高,吟诗作赋。“原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助情谁劝我千觞”、“对斯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特别是“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是经典,我看你平时横着爬行,傲世无双,到头来还是人间一道菜, 如今却落得人人得而下锅烹之,究竟有何益处,皎洁的月光下水边再也不见有“螃蟹”享受着散发的香气,有的是舌尖上的快味。
多翻几遍《红楼梦》,反复吟诵书中的诗词歌赋,每次都有些不同的赶脚,故胡侃之。
本文资料重点源引自于我国著名的红学大师蔡义江先生《紅楼诗词曲赋评注》,闲暇侃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