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午饭,喝完一杯牛奶外加两块饼干,小家伙准备午睡了,本以为他会心满意足地睡着,结果没一会小眼眨巴眨巴地跟我说,“妈妈,我饿了!”
啥,刚吃完就饿了?!都说男孩食量大,可三岁的胃也大到哪去吧。但小家伙依然坚定无比地说自己饿了,我正疑惑时,他无意识的说漏嘴让我发现了端倪,“我还要……”刚说完这三个字,他竟然停顿了一下,然后改口说了另外三个字“我饿了”。
这下我明白了,原来他并不是真的饿,“我还要吃饼干”才是他本意。但他明白已经吃了两块,妈妈很可能不会再给。于是,为达成“吃到饼干”的目标,他快速地换了一个策略,用“我饿了”代替“我还要”。
为何他要说“我饿了”,而不是“我还要”?我想是因为,他觉得说“我饿了”比“我还要”有用。那为何他会觉得“我饿了”更有用?
这还得从他夜里喝牛奶说起。他经常半夜醒来要喝牛奶,有时是因为做梦惊醒,这种情况一般拍拍哄哄也就睡了。有时我不太确定,就问他,“是不是肚子饿了”,如果他说“是”,我就起床去给他泡奶粉。因此,他可能构建了一个行为认知模式,在他看来,只要说“我饿了”就会有吃的。而以往的经验又告诉他,“我还要”被拒绝的次数相当多,而“我饿了”却屡试不爽,“我饿了”=“妈妈会拿吃的来”,并由此得出结论:“我饿了”比“我还要”管用。
类似的情况还有一则,在他不到两岁时,有次给他洗澡,他没洗多久就要出来,我没同意,结果他就喊着“老东、老东”。一开始我并不明白他喊的是啥意思,突然想起平日里,当给他洗好澡时我喊“老公”,他爸爸就会拿着浴巾进来把他抱起来。原来,他是不想再洗了,想让爸爸抱他起来。在他看来,只要一说出“老东”这两个字(即使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爸爸就会拿着浴巾出现,“老东”=“爸爸拿浴巾来抱他”。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对词语含义的观察、揣摩和应用让我觉得十分神奇,虽然我们也是这样学会母语的。
看破他为吃到饼干而使的小伎俩后,我很是吃惊,不到三岁的他,竟然会判断不同话语所产生的不同效果,再根据预判结果调整行动策略,以影响他人做出符合自己预期的行为来。不禁感叹,为何智人能干掉其他人种,称霸地球?这在孩子的身上就可见一斑,这让我想起进化的力量。
我们可能会错误地以为进化是指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它暗含着由低到高的方向性,但事实上,进化并没有高低之分,用“演化”一词反而更恰当。
我们是如何演化的呢?我的理解,基于环境作出的有利于自身基因保存和复制的调整,这是动态迭代的过程。就像现在比较流行的“最小可行化产品(mvp)思维”,先把最小可行性产品做出来,投入市场,再根据市场反馈作出调整优化,一步步迭代出最适合市场的产品,这也正是最有生命力的产品。一改过去把产品做得完美无缺再上线,现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等把产品做完美了,这个市场早已是红海一片。
孩子的成长模式同mvp产品思维一致,如何才能更好地存活?靠的正是进化,根据现实情况动态调整自己,以适应这个世界或市场。可见,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钢板一块不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