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要活成什么样子?长生不老,还是腰缠万贯,还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也许你自己都不知道答案。
在这个人人都想“腰缠万贯”的时代,房子要大,车子要贵,钱财要多,地位要高......
美国作家梭罗说,“如果一个人,能满足于基本生活所需,便可以更从容、更充实地享受人生。”这个社会,我们每个人都缺少了这样的感悟,把自己的人生弄成“一团糟”。
当人到了一定的年纪,经历过社会的风风雨雨,人生的起起落落,就突然渴望“返璞归真”,把所有的杂念清除出去,日子越简单越惬意。
都说,“简单就是幸福”,但幸福真的不简单。除了物质的生活,更多是心灵的放松。所谓幸福,还是不幸福,到头来是“你自己说了算”。
人生注定是一个“有舍有得”的过程,得到太多,反而是负担,放下越多,越轻松自然。我们活得很累,不是很缺钱,而是心累了。
人生最高级的活法,一定是简与素:简单的心情;朴素的生活。追求简单就是去繁存简;享受朴素就是回归自然。
境由心生,人心感觉到幸福了,人生就真正幸福了。人心就是一个“杯子”,你往心里装太多东西,幸福就永远都无法进来,唯有倒空一些,让幸福有地方“居住”。
《增广贤文》里写道:“良田千顷不过一日三餐,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一个人真正需要的东西真的不多,大部分得到的东西都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比方说,摆在墙角的健身器材,都有了厚厚的灰尘;你很久不用的鞋子,都没有穿几次,就嫌弃了;那些几年前的衣服,都没有烂掉,但已经不喜欢了,却占据了太多的衣柜空间;还有买到不喜欢的食品,舍不得丢掉,最后就过期了。
作家托尔斯泰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农民名叫帕霍姆,他想得到一块土地,地主就对他说,“清早,你从这里往外跑,跑一段就插个旗杆,只要你在太阳落山前赶回来,插上旗杆的地都归你”,那人就拼命跑,太阳偏西了还不知足,太阳落山前,他是跑了回来,但已精疲力竭,摔个跟头就再没起来,于是有人挖了个坑,就地埋了他,牧师在给这个人做祈祷的时候说:“一个人要多少土地呢?就这么大。”
其实,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是那个“想要土地的人”,总是觉得越多越好,把自己弄得筋疲力尽,还感觉太少了。到头来,我们认真想一想,真的不要那么多“土地”,能够“粗茶淡饭”过日子,才是舒心的幸福。
梭罗说:“一个人,放下的越多,越富有”。放下了物质的东西,就拥有了精神的富足。
朴素的生活,才是真实地活着。那些喜欢“浓妆艳抹”的人,其实是掩盖了真实的面貌,把最朴素的美,遮挡得严严实实。还有的人,把房子装修成极度奢华,每次回家,都要经过换鞋子,换衣服,洗手,好几道程序,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还有打扫屋子的时候,越奢华的屋子,越难打理,每次都发愁。反过来看,素颜出门的人,住简单小屋的人,却多了笑容,少了疲惫。
富翁扎克伯格,虽然很有钱,但生活很低调朴素,在很多社交活动中,他永远都穿着最普通的T恤和牛仔裤。平时上班,开的是廉价的小汽车;外出旅行,常常光顾快餐店。
真正富有的人,正是印证了道家的名言——大道至简。越简单,越幸福;越朴素,越自在。简单到极致,便是“大美”;朴素到极致,便是“大智”。
其实,你得到了幸福,也会得到烦恼。得到了房子,就承担了房贷;得到了孩子,就增加了抚养的压力;得到了爱情,就留下了相思之苦;得到了高高在上的地位,也得到了“高处不胜寒”的担忧......
凡事都有两面,一边是简单和朴素,一边是热闹和繁杂,我们苦苦追求的幸福,往往是“伪幸福”,而我们却象坐在了“旋转木马”上一样,追了一辈子幸福,却始终和幸福保持一定的距离,殊不知,学会回头看,停下来,就可以享受幸福。
“人间有味是清欢”,一个人,越简单,越快乐;越朴素,越美丽。
人生要懂得“留白”:钱别太多;心别太累;爱情别太使劲;人生别太完满。
作者:咖啡里的奶茶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