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后成家,九零后长大,零零后开始称霸,许多人已经在学习工作中颇有建树,生活中却依然是妈宝男、小公举。有了孩子的不知如何看管,被独自遗忘在车中的“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就连自行车坏了都要习惯性喊“爸”、“妈”解决,却不知道检查是不是螺丝松了;小两口吵架不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非要打电话叫上父母将两口子拌嘴升级成家庭战争……越来越多的问题让八零后新时代话题王、九零后社会新人以及零零后为首的数代熊孩子常常上头条,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谈。
社会舆论引导着人们去标签,然而年青一代生活能力不足确是不争的事实。都说穷养儿子富养女,从吃苦年代走过来、拼搏过来的父母不论儿子、女儿都舍不得穷到,甚至委屈到,怕孩子走弯路、摔跟头、掉坑甚至因为恋爱伤心难过……这些“怕”让父母零距离参与到孩子生活,哪怕已经参加工作、结婚生子,做什么不做什么也由不得孩子自己决定。于是“没主见”、“没主意”的孩子越来越多,想远离原生家庭在外地工作的孩子很多,却依旧过着被父母远程遥控的日子。
中国父母之间聊天非常喜欢提到一个概念:孩子非常听话。不太清楚国外对于孩子听话这个概念如何理解,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父母的崇敬上升到了一个令世界文化仰望的高度:“身体发肤受之父母”、“首孝悌,次瑾信”、“天地君亲夫”等等,太多太多的言论甚至文化直指尊老爱老,可近年来这种文化越来越成为一种道德、思想上对孩子的绑架。
从出生到入学,一切都由父母安排妥当,各类辅导班兴趣班填满生活,回应千万质疑只需一句话:“我是你爸/妈,能害你吗?都是为你好!”不论喜欢、讨厌这些终究成为了生命、生活的一部分。孩子小的时候拼命学习,因为父母说“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分文理的时候不顾孩子的喜好、是否擅长,父母直接杀到学校同老师交流决定了孩子今后两年的学习方向;到了高考这个“重要的人生十字路口”,该往哪边拐,走上哪条路,明明是自己的命运却再次由父母做了决定。
说来讽刺,按照高考填报志愿时考生和家人的想法,大学时学的专业将是以后这辈子要从事的工作方向,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外至少八个小时要面对的事情,而选择标准却不是喜不喜欢、擅不擅长,而是简单的一句:好不好就业。结果很多中国大学生毕业后除了专业性极强、就业方向很窄、科研性质的专业外都做了与自己本专业无关的工作,而就业市场也出现了“专业人才稀缺”的怪现象。就业缺口不是专业人才稀缺。专业人才很多,好的专业人才也很多,只是他们不想从事这个他们学了很多年专业技能的工作。
当然,这其中也不乏毕业后发现本专业就业风向已变,各项待遇达不到父母预期,于是再次掌控孩子生活的父母又替孩子选择了就业方向、工作性质……
等到适婚年龄又有一批一批相亲安排进生活,似乎老大不小还没成家是多么罪不可赦的事情。尽管已经到了自由恋爱、自主选择婚姻的时代,可许多人择偶之时还要考虑自己的另一半是否能够深得父母欢心,仿佛要结婚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男方父母想要一个不跟他们抢夺儿子关注却能够像他们一样照顾儿子同时又听他们话的好儿媳,女方父母想要一个有车有房能保护、照顾女儿还像儿子一样孝顺他们的女婿。这样的要求就像是幽默老实、张狂谦卑、能吃不胖、温柔霸道、娇小强壮这种矛盾的集合体。
在父母安一步一步安排下孩子生活无忧、事业稳定,却未必能开心起来,也养成了遇事找父母的习惯,毕竟最后拍板决定的人不是自己。想法、意见,怎么会没有?喜欢、讨厌,怎么会没区别?只是多年来无视孩子想法的父母太多,提出的话语得不到回应,那么说与不说有何分别?决定不由我做主,又何必劳心费神去思考?反正,都是按照父母的安排走下去。
本来朝气蓬勃的青年了无生气,每日奔走于父母安排的生活中,说不出有什么不满,却始终无法点燃内心对于生活的期待。因为生活不是他的,而是父母的。为孩子操劳一生,费尽心血,父母每天很累很疲惫,他们过了两个生活——自己的、孩子的。孩子们在父母的生活中也忘记了自己最初想要的东西,忘记了自己原本的样子却无法反抗——父母终究是为自己好。
只是双方的疲惫与无奈换来的生活看上去很美,但只是看上去,事实上……
路,终究要自己走,好与不好都是自己的,哪怕走了弯路、绕了远,吃过亏、上过当、摔过跟头,但经过这些以后的人生才是完整的。而父母只要在孩子出发前叮嘱他们一句“受不了就回来”,让孩子有一个退路,岂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