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底层逻辑到底是什么?什么是生命的意义?生命本来没有意义,但是你可以赋予它意义,要想生命有意义,就要保持好奇心。
我经常碰到很多学生,他们似乎已经看透了人生百态,觉得什么都没有意思。还有很多佛系的学生,觉得做什么事情都无所谓。成绩无所谓,学习无所谓,生活无所谓,什么都无所谓。是否一切都无所谓。这就是生命没有意义的典型特征,对这个世界没有保持好奇心。
我们经常说赤子之心,也就是一个少年,对这个世界总是充满着乐趣,充满着好奇。但是如果一个少年像垂暮的老者,对这世界充满着厌倦,充满着无所谓,那么这个世界对于他来说就相当的无趣。
从底层逻辑上来说,我们需要找到人生的价值感,存在感和意义感,很多人都迷失了自我,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该怎么样活下去,失去了生活的意义,这大概是因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盛行,只想着自己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玩好的,当这些欲望达不到或者满足不了的时候就痛苦不堪。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欲壑难填吧,我们有很多小孩就是这样子,出去一趟,到了超市这个想要,那个想要,这个想买,那个想买,不给他买,满脸不高兴,本来出去很开心的一件事情,到回来的时候已经是满脸褶子,痛苦的不得了。
所以一个人只是为了自己活的话,这条路就会越走越窄,越走越不通。因为我们人是社会性的群居动物,如果只为自己考虑,就会变成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只有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才是一个良性循环。为这个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奉献自己的价值,人生才有意义,生命才能焕发出光彩。
所以一个人时时刻刻体现出为他人着想的思想,这样的人生才会越走越宽敞,越走越顺畅。因为根据行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你付出的越多,收获的也就越多。我们不要吝啬自己的爱,因为这就是你的心中宝藏,你只会越用越多,当你源源不断的把爱付出以后,你就会收到周围源源不断的爱,这才是一个良性循环。
我们生活在一个不缺吃,不缺穿,没有追求的时代,因为这个周围的世界充满了竞争 ,商家在不断的强调、强化家长的焦虑感,不要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于是一个个家长争先恐后地鸡娃,竞争越来越激烈,后果也越来越严重。焦虑的思想从家长传递到子女身上,不堪焦虑情绪影响的孩子因此而得上抑郁症。
焦虑的情绪就是同时有两三件事情不能够完成,孩子要学语文,又学数学,要学英语,什么都不好,什么都要学,什么也学不好,焦虑的情绪就会越来越严重。抑郁的情绪就是因为对自我的评价很低,没有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过于激烈的竞争环境,会击穿孩子的自信心,让他对自己的评价相当的低,没有完整的自尊体系,让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多余的人,抑郁越来越严重,就会导致有自杀倾向。
竞争是时代的产物,是用来选拔的一个机制,但这不是人生的全部。我们更多的时候并不是靠竞争,而是靠合作。从小到大灌输孩子竞争的意识,只会让孩子的表现越来越脱离正轨,实际上我们工作需要的不是竞争而是合作,只有合作才能产生更大的工作动力。
帮助孩子缓解压力,解除竞争带来的痛苦,应该提升孩子的格局和境界,找到人生的意义所在,让高远的目标激励孩子前行,努力过,不后悔,人生不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