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学习《考试脑科学》第三章,今天干货不少。
一、学习第三章
1.培养孩子从小的习惯开始。
2.英语学习一定要有语言环境,快速记单词的原理是情景记忆。学好英语,一过拼读关,二过单词关。
记忆的核心是间隔重复。
3.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LTP即长程记忆,是大脑记忆的源头。
失忆症是长时记忆的丧失;过目不忘就是信息进入了长程记忆;脸盲症一是没记住关键信息(输入有问题),二是信息没有存储下来。
4.三大途径提升LTP
1)激活杏仁核,让情绪高涨,更容易记住;2)出现西塔波西塔波(θ),增加兴趣,保持好奇心;3)反复刺激海马体:要想学习好,复习少不了。
5.感动式学习,西塔波θ(兴趣)和杏仁核(情绪)相结合,提升学习效率。
感动式学习三个方面:1)有感情的带入情景记忆;2)减轻记忆带给大脑的负担;3)灵活运用适当的紧张的秘诀。
6.狮子记忆法:在饥饿、走动、低温状态下记忆效果会更好。
7.克服考试恐惧症:1)模糊考试场景;2)培养积极乐观思维;3)书写情绪,缓解考试紧张;4)考前心理表象训练;5)要有自信。
二、案例
1.孩子6岁,妈妈工作很忙,交给爷爷奶奶带着,养成玩游戏、看电视习惯,才给强行戒掉。家长怎么引导?
李老师:1)6岁孩子千万不要玩手机,尽量少看电视。如果要看电视,大人陪着看,边看边解释引导;2)改变观念,不要消极暗示自己很忙,再忙都可以把孩子安排好。3)给孩子找到合适的玩具,发现孩子的认知天性。(孩子可以自己玩的、老人陪着玩的、父母陪伴玩的玩具)
“工作忙”是时下不少父母把孩子交给老人带的理由(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真的工作忙,另一方面也许是忽略了父母才是抚养孩子的第一责任人这一核心问题。无论再忙,父母的养育责任不能丢掉。
2.孩子17岁,高一上了1个多月就辍学,在家快一年,和家长关系很僵,不和妈妈说话,自己关在房间里。家长怎么和孩子沟通?
李老师从连麦提问妈妈的表情、话语、面貌等方面推断出她需要处理和爸爸及老公的关系。
建议:1)与爸爸连接,做回自己;2)用左挡右吸技术来调整认知:越恨一个人,越会成为那样的人;3)与父母和解;4)孩子辍学可能是担心妈妈,想照顾妈妈,可以让孩子干点活;5)找个学习指导师评估孩子学习情况,提供支持。
李老师给了这位妈妈很长时间的辅导和帮助,她好多次在抹眼泪,释放了一些积压的情绪。多年积累的问题,不可能一次就处理好,还需要时间慢慢化解。何况直播间公开的,李老师无法问太多,妈妈也无法说太多。
又一次被李老师深厚的功力所折服了,才不过聊了几句话就抓到了根本上,太佩服李老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