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剪纸寻访之路
2021年1月14号安徽财经大学民间剪纸寻访小分队抵达陈国栋老师家中(陈国栋,美术学硕士、讲师,安徽省美学学会理事,安徽省美协会员、安徽省书协会员、安徽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现任教于安徽财经大学艺术学院。)陈国栋老师向团队成员展示自己收集的原生态剪纸,介绍了山东、皖北等地的剪纸历史及其相关知识。
2022年1月15日,在海南省文昌市,安徽财经大学民间剪纸寻访小分队队员来到了符远清老人的家里进行采访。 符远清老人今年已经88岁,曾任一中学音乐老师。在与符远清老人的交谈中,了解到了在他们那个年代,在学校开展学习剪纸,书法等艺术活动。当谈及家中是否孩子也学习剪纸时,老人说到:孩子们都不感兴趣,都不会剪纸。简单询问后邀请符远清老人为我们展示了剪纸。
2022年2月8号,民间剪纸寻访小队来到了安徽省六安市,寻找当地的翁墩剪纸,翁墩剪纸艺术源于六安市的翁墩乡一带,“翁墩剪纸”是80年代初产生出来的代名词,是皖西江淮分水岭一带民间剪纸的总称,分布区域主要在六安市金安区、霍邱县、寿县以及合肥市的肥西县等地。翁墩剪纸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剪成各种图案和文字,贴于神案、门窗、墙上及礼品上含有自的寓意,主要有四灵(龙、凤、麒麟、龟)、四兽(狮、虎、象、豹)、岁寒三友(松、竹、梅)、四君子(梅、兰、菊、竹)、八仙、门神、寿星、招财童子及琴、棋、书、画、佛八宝、道八宝等。在创作技法上,全部用剪刀铰出的单色剪纸,很少采用先勾图,后剪裁的方法,大多对照“样子”,或凭头脑记忆直接剪铰,更有不少艺人对着实物即兴创作。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翁墩乡就另辟蹊径,走以文促经之路,以文化站为群众文化生活阵地,先后成立书法、音乐、戏曲、剪纸、农民画、民间文学、体育健身等协会,群众文化开展得如火如荼,发展和培训了一大批优秀的民间艺术家,剪纸、农民画已成为翁墩乡的特色民间艺术。近年来,翁墩乡更是接续开展农民剪纸书画展、乡村春晚、农民丰收节、戏曲联谊会、全民健身等活动,打造出一批又一批特色文化品牌。2018年,翁墩剪纸成功申报省级非遗名录,成为六安市对外进行文化交流、旅游推介的一张亮眼名片。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说过,“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表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心与重视,而剪纸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需要我们大力支持。此次社会实践按活动中,队员们通过实地走访调查,收获颇丰,对民间剪纸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撰稿人:陈玉,符海优
拍摄:陈玉,符海优
编辑:于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