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第二章·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意识到,心理学最终的目标是为了让你获得:自由的心灵,以及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行为。为此我专门请教我们的心理学教授,他的回答是肯定的。
你的认知决定你的行为。倘若你的认知是自由开阔的,那么,你的行为也很难负重前行。
一个人早年被养育的方式,以及他后期是否有意识的成长,决定了他能否达到这样的目标。
我的儿子在幼儿园阶段特别喜欢和周围人交流,男女老少都是他的交流对象,去书店看书,因为我也要看书,不愿给他讲故事,他就想办法,找服务员小姐姐给他讲,临走前还送他蛋糕吃;在火车车厢里遇见老外,他很感兴趣,于是和老外交流,他说中文蹦有限的英文单词,老外后来送给他一个礼物,他很开心等等,各种关于他心灵自由而不逾矩的事情能举出很多。
假如孩子的心灵没有被贴上任何不妥的标签,他便很自在。一位朋友说,你儿子看起来总是很自在。而我不在工作状态时,私下其实是很容易拘束的人,碰见能力强悍的女性,内心便会冒出自卑感。这种自卑感,来自于曾经被比较,我现在还记得小学时父亲把我和另一位女同学比较,说她比我强,令我觉得自己很渺小。
我不把这渺小的感觉丢给儿子。我希望他自由自在,天真烂漫,所以在认知行为层面,我很少限制孩子。因为我儿时在村子里自由成长,体验过很多自由,感觉那种状态简直是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犹如心理学所说的高峰体验了。
成人其实很难做到这一点,首先早年成长时在认知层面就已经被绑上了很多限制,成年后的很多恐惧大部分来源于此。怕这个怕那个,怕很多莫须有,让自己止步不前,为自己的执迷不悟找各种借口。
有两件事情。一位妈妈带着孩子去公园玩,让孩子回来画今天看到的景色,结果孩子画的全是人腿。估计妈妈牵着幼小的孩子一路行走,公园人又多,孩子的视野里看到的只有人腿了。
有次,我带着孩子下楼看见一层地上四处有血迹,心里升起一丝恐惧,想着昨天很有可能有人闹矛盾打架了,但我没告诉孩子。他看见后问我,一个人的鼻血怎么能流这么多?缘于天气干燥,他流过几次鼻血在枕头上,所以他以为地上看到的自然也是鼻血。
类似很多人在人群中寻找早年熟悉的不被喜欢的感觉。
孩子们的经验促成了他们的认知,大人亦如此。
我们很容易发现,和不同的人交流,便听到他们对一件事情不同的看法。由此,对这个人的认知便会了解一些。
而我们很容易把自己有限的认知当成事实的真相。
所以谈到育儿知识时,我觉得要“广开言路”,因为每个妈妈都有可能是半个育儿专家,每人分享下自己成功的育儿经验,所有人的经验结合起来,就有了更全面的育儿知识为己所用。
夫妻交流通常犯的错是:彼此沟通只允许有一种想法存在,来决定谁是对的。但其实不是你对我错,它们完全可以并存,保有这种沟通思路,能避免很多矛盾。如李子勋老师所说,当一个人和你意见不同时,并不是在反对你,他只是在补充你。
允许不同的认知并存,达到和而不同,行为自然也流畅。
所以,有意识的增加你认知的深度宽度广度,才会有自由感诞生,以便达到心无挂碍,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行为状态。
瞬间感觉自己跨到了七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