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入伏,知了疯狂聒噪着,动物们都酷暑难挡啊。高温时期小区里特别容易停电。凌晨一点多,又遇上了一回,空调突然偃旗息鼓了。
01
刚开始停电吧,因为睡不着,随手翻阅微信有人晒读《夜神科尔内尔》,这是一部什么样的小说?我压根儿就不知道,也从未听说过。深夜床畔抱着好奇,查阅了百度,作者是科斯托拉尼·德若,一位匈牙利传奇小说家,其作品今年首次被引进国内。
这里有必要详细安利一下作者。
科斯托拉尼∙德若(Kosztolányi Dezső),1885年出生在塞尔维亚境内,1936年病故于布达佩斯,诗人、作家、记者和翻译家,20世纪匈牙利现代文学先锋和旗帜人物,伟大的作家裹挟着某个时代和伟大作品。
1928年之后他开始写以人物“艾希蒂∙科尔内尔”为主的短篇小说。作品问世之后,“科尔内尔”这个人物形象被视作匈牙利乃至中欧文学的现代版堂吉诃德,也曾对达尼洛∙契什、米兰∙昆德拉等后世作家影响巨大。
行文至此,科斯托拉尼∙德若的故事,让人不禁联想起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这对孪生文学巨子,他俩的落日余晖最后都定格在了1616年4月23日……
02
想到小说,我兴奋的一股脑儿坐起来,琢磨起世界小说庞杂体系和过往发展史……这是怎么的一片星辰大海啊。
我琢磨着用笔记本做一份小说时间坐标系,按照年代、作者和作品三个标签,为以后随手收集小说资料,誊写上去做一个收藏夹。
举例来说,用一本A4或B5样子的笔记本,每页20行,现代小说历史大概有500年吧。第一页,我可以写1605—1625年,因为小说《堂吉诃德》就是那一年发表的,在“1605年”处,记录一笔。以此类推像《尤利西斯》这部小说1914年发表的,而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是在1906年开始写作,但发表的话是在1913年,所以从时间顺序上看的话,应该是排在了《尤利西斯》后面。按照这个结构,我平时阅读的小说的记录都在里面了,随时可以翻阅,非常方便。
03
既然睡不着了,我又想到了人民出版社的那套黄色封面的书籍——“创意写作书系”。关于写作和作家:写作需要天才吗?作家可以教吗?这两个问题是最大的疑惑,但都被这满满的50册书籍迎刃而解。这是第一套系统引进国外创意写作成果的丛书,尤其在美国她非常成功,为读者和写作者提供了一把通往作家之路的金色钥匙,帮助我们克服写作障碍、学习写作技巧、同时规划写作生涯。
深夜里,时间也充裕。我也下意识去豆瓣阅读关于文学理论书籍,这渐渐已经养成习惯了,在豆瓣里发现感兴趣的书儿就点表示“想读”,做收藏处理,以便日后翻阅查库。
不过,今晚至此我忽然清醒的觉得理论书籍浩如烟海啊。像韦恩·布斯《小说修辞学》和哲学家卢卡奇的名著《小说理论》在没有没有任何底蕴的人,已经变成一团乱麻,更何况我也是刚刚起步,求而多之就无法找到根源。
04
继续溯流而上,我想到了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甚至包括古希腊的悲剧和喜剧,发源地的史诗与小说的根本性区别,另外一方面也没忘记关于哲学的问题,也要去看一下。
黑暗中我兜了一圈,过了两个小时了,又回到了知乎,继续输入一长串文字:“研究小说是从文笔分析入手还是从理论派开始?”继续琢磨,发现这是一个大问题,角度因人而异不一样。
看了看手机快凌晨4点了,脑子困乏了也明白起来,以前写过头条号的健身文章和简书的读书笔记,包括阅读方面,不甚满意,老是纠结自己的定位方向
纠结中,发现前面的人太多了,自己一直在排队。好吧决定了,5年里,读和写关于小说方面的内容,幸亏失眠了三个小时,在这些思考中,发现了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