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年级的语文课,我们学习了说明文《太阳》和《松鼠》。这一单元我们以说明文为主,让学生们了解这一文体的写作方法。习作也是让同学们学着介绍一种事物。课堂上我用一节课的时间带孩子们回顾了这一单元的课文,也明确的告诉了他们写说明文的注意事项。同时让他们先确定自己要写的事物,回家查相关的资料对自己的写作对象进行补充了解。
但是孩子们第二周交的作文只有少数几篇符合说明文的要求,其他同学写的也是介绍一种物体,但是基本上都是记叙文,我们所教的说明方法都没有派上用场。可能是孩子们本身没有练习过这类体裁,所以没有把握重点。
针对这种情况,我又抽出一节课时间,以介绍筷子为例,通过介绍筷子的历史、文化、用途、材质等方面,用各种不同的说明方法让学生打开思路,不拘泥于一种文体。同时,也简单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物体进行了简单讲解,给他们提供不同的写作思路。再次讲解完之后,孩子们交上来的作文就比第一次好很多了。
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挑战和难题。有时候觉得对我来说特别简单的东西孩子们却比较难理解,我需要先对自己做心里建设,针对学生不会的不懂的知识点就反复去讲,反复去练,学生真正熟练了,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