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从事室内软装行业第三个年头。最近,常有友人问,这两年做的怎么样啊?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是啊,除了一直描述的软装带来的美好的感觉之外,转行后的工作,带给我实实在在的改变和收获是什么呢?
借着这次的作业时间,理一下自己的成长之路
大概来说,分为三个阶段:
1.初期 迷茫与反复
16年初,经由师兄介绍,进入到室内行业。工装产品为主的工作室,品类包括窗帘、墙纸、软硬包,初见面料版本的欢喜,加上多年前学习室内软件的经验,掩盖了行业考察和工作性质的了解,从此便开启了软装与销售之旅。
一个月以后,发现事情远不如自己想象的那般简单。
看似简单的产品搭配,离不开硬装节点、产品知识、客户心理、审美能力、沟通技巧、工地现场了解……等方面的知识。
面对所有的空白,突然傻眼;我是单纯为了软装可以创造的美好而来的啊,怎么突然间就变成了一个一无所长的搬砖人?怎么突然间就变成了一个低声下气的业务?
我迷惑、纠结。
我佛系,要强,却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应付着各色人马。
直至有一天,看着微信圈里的人头攒动,那些见或者没见过的人发送着各自的广告知识,突然感觉深深的厌倦;
加上因业务不娴熟导致的成单率不高,周边人看似心疼的劝我放弃,动摇着我的信心,在放弃与继续的反复中坚持着。
2.中期· 求知与找寻
17年,换了公司,依然是以销售产品为主。在接见不同客户的过程中更加确认设计理念和专业的重要性。
本性的要强,不愿意做一个只是销售产品的人,加上身边很多资深的设计师朋友都说我的风格适合走设计路线,于是果断开启了软装专业的学习之路
网络、现场课程、书籍,交流学习....
3.现在 寻找、确定定位阶段
学习的神奇和可怕之处,在于越学越认识到自己的浅薄和无知,越学越明白自己懂得很少。
无形中,我陷入了一个学习的焦虑阶段,近半年的时间,整宿整宿的失眠,虽然在学习,但是效率很低。
直到身体发出警报。才开始总结原因:1.没有系统计划;2.针对性不强是最大的两个问题。
于是,开始调整,学习内容开始改变成工作优先原则,但是还不是终点
直到遇到林启老师的设计师生涯定义和007的个人品牌课程,才很清楚的知道,应该成为一个怎样的软装人,怎么样去安排课程的学习。
我是智离,我想成为一个靠谱,有温度的软装从业者,专业、踏实、有情怀、有审美、可信任。
接下来两个月的课程学习,会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
1.设计师个人品牌与职业;
2.色彩与灯光课程;
3.生活理念与细节方面;
4.香薰课程;
5.沟通心理学。
未完,待续!
作者| 智离Jean
太湖水柔,设计上流。
我是智离,与君同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