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杨振宁 蒙梦丹 王佳妮)为丰富乡镇敬老院调研数据,增强调研结果普遍性与调研报告准确性,湘潭大学公益联盟赴湖南湘西龙山县孝文化专项调研团分别于9月1日和9月2日下午前往茅坪乡敬老院和红岩溪镇红岩敬老院进行调研和考察。
朦胧的远山,笼罩着一层轻纱,影影绰绰,9月1日下午,经过了一段颠簸崎岖的山路后,调研团成员们到达地理位置较为偏僻的茅坪乡敬老院。经过和院长的简短交流,调研团成员们了解到家庭养老功能的明显弱化,主要体现在敬老院的老人们大多没有子女或子女无法承担赡养义务。通过随机交流,调研团成员们得知大多数老人对院里面的医疗设施、饮食搭配、住宿环境等方面都是特别满意的;在人际交往方面,院内的老人之间相处融洽,闲来无事还常常在一起打牌下棋,散步聊天,在他们看来,敬老院有着家庭般的温暖,是能够安享晚年的可靠保障。
当调研团询问老人们对现有的养老金水平及养老生活有何建议时,一位老人表示每个月100元零花钱不太能满足生活用品开销,买烟也只能买散称的烟草。除了消费能力受限外,敬老院为了安全起见,通常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老人外出活动,因此平时散步也是局限于院内。综合之前调研过的乡镇敬老院,调研团成员们发现,不仅是茅坪乡敬老院,几乎龙山县的大多乡镇敬老院都存在文化娱乐活动相对稀少单一的现象,很明显这已成为当下经济发展较落后的乡镇敬老院在设施建设方面的一个重大缺口。
最令调研团感触的是一位爷爷的话,爷爷说对院里面现有的医疗、饮食等诸多方面都很满意,但是内心的孤独和空虚却从未减少过。爷爷打开抽屉拿出了珍藏多年的照片——和家人们的三张合照,慢慢回忆起了自己这一生的经历:家中育有一儿一女,却不幸遭遇了很多伤痛与变故,大女儿早亡,小儿子失踪时年仅十九岁……“我的儿子如果,如果还活着,现在就四十三岁了”提起这些伤心事爷爷的眼眶不禁湿润,声音也哽咽起来。泪珠簌簌而下,成员们坐在老人身边,紧紧地握住爷爷的手,望这掌心的温暖和力量能缓解爷爷的悲痛。
茅坪乡的行程结束后,成员们于9月2日下午来到了红岩溪镇红岩敬老院。结合一下午的调研了解,调研团成员们总结出该敬老院较为突出的三方面:一是院里住房条件紧张但好在基础设施齐全;二是敬老院签约了“家庭医生上门服务”,镇医院也就在附近,老人们就近看病十分方便;第三是院里就餐活动等时间安排规范合理,例如下午四点是晚餐用餐时间,看护员会准点打铃集合老人吃饭,五个菜,一锅饭一锅粥,食堂阿姨为每位老人准备好一切,“他不喜欢吃豆角,喜欢喝粥……”,每位老人的饮食习惯食堂阿姨都了如指掌,不得不为这位食堂阿姨的细心与认真点赞!
离开红岩敬老院,成员们结合几日的访谈所得,当询问到老人每月一百元零用钱是否充裕时,大多数老人依然表示只有100元是远远不够的,再加上原来的积蓄倒是还能勉强满足日常的开销。养老金不够用是一个大问题,而在红岩敬老院,院民交际交往也是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有老人反馈到院内存在一些欺负弱者的现象,因此解决这类现象则需要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对老人们进行日常教育疏导,当有老人发生直面冲突,第一手工作就必须做好规劝调和,尽可能在第一时间把问题解决。
孔子曾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我国养老福利制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老人们早已不再忧愁吃穿住,但日常活动范围有限,文化娱乐活动较为缺失,更严重的是如孔子所说那般,部分老人得不到他人的尊重以及受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而感到压抑郁闷。《人类激励理论》一书中的“经典需求层次理论”里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高品质的养老就是以实现生命价值为指向的养老,不仅仅是物质养老,更是要以老有所用、老当益壮的精神氛围养老。所以在未来的社会社会发展中,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便显得格外重要,要不断提升养老综合服务水平,在劳动力市场、就业、教育等方面都能为老年人提供充分参与社会经济、文化和精神生活的条件,这才当是真正实现养老生活的最大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