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今天的晨读跟我们讲的是三个事,“什么时候说话”,“说什么”,“怎么说”。
“什么时候说话”
都说“言多必失”,但我觉得这四个词背后有一个场景,就是说话者因“言多”而失去了说话内容的严谨性连贯性,才导致“必失”。所以如果说话者的逻辑足够严谨,“言多”也不一定“必失”,但前提是要有详细的思考才能做到这一点。
逻辑严谨这个是需要很长时间训练的,读书是很好的一种提高逻辑严谨性的方式。
因为读书多了,你知道“1+1=2”还有另外一种方法;你知道你的世界外还有你不认识的有趣的人和另类的生活方式,你知道地球的另一端另一个人脑中的所思所想,有了对比,分析一件事就会更加客观,视野更加宽阔。
而且读书本身也是一个“闭嘴”的动作,“读书”本身就告诉我们,少说话,先读,先思考,读完思考完之后在说话。
“说什么”
第二段描述妻子形容丈夫是“木头”的例子我觉得是典型的“我想说的”和“我最终说出口”的典型不一致的情况
“我”渴望丈夫更多的关爱,但“我”说丈夫是个木头
“我”渴望男友更多的陪伴,但“我”说的是“你爱回来不回来,谁稀罕”
“我”渴望父母的理解,但“我”说的是“你们二老怎么想我无所谓”
然后,我突然想到了 GJ老师 前几天写的一篇晨读感悟
援引他的文字“我无法向别人求助是因为我太骄傲,我太骄傲是因为我很自卑,我自卑来源于我对现状的不满”
妻子不去说明希望丈夫多一点陪伴自己,会不会是因为妻子觉得这样说了就显得自己不那么独立?或者夫妻之间一直缺少这种爱意的表示而羞于表达呢?
女友不去说明希望男友赶紧回家,会不会是因为想试探男友到底是否了解自己的真心呢?然后以男友对自己“口是心非”的答案来推断是否爱自己呢?
孩子不去说明渴望父母的理解,会不会是因为我不满于现状但又害怕在父母面前流露出脆弱的一面呢?
所以说,人哪,真的是可爱又可恨的生物,多变,不可捉摸。
“怎么说”
我出国发现国内人说话很少用“请”或者“谢谢”或者“对不起”,好像说了这些词就像降低了自己的“身段”一样。
所以很多人都愿意用命令的口吻跟别人说话,以此来获得一种“我比你等级高,所以我命令你”的感觉,很多国人都特别擅长意淫这一点,并且乐此不疲。
来到国外听到最多的话语就是“please”, "thank you", "sorry"
次数频繁的有的时候让你都不耐烦,我碰到你了能咋地,我帮你开个门能咋地,干嘛说那么多“thank you”或者“sorry”呢?外国人是不是有病?
但正是这种人与人之间“有病”的沟通方式,才让人与人之间感受到了一种最起码的相互尊重。
不涉及到你我彼此有多少钱,不涉及到你我在社会中等级是怎样,不涉及你我职业的区分。
我碰到你了我就说“sorry”, 我得到了你的帮忙就说“thank you”,我请你办事就说“please”
只因为“我”尊重“你”
我认为“怎么说”需要注意很多方面,但都是从“尊重”开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