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是一个社区网站。网站由杨勃(网名“阿北”) 创立于2005年3月6日。该网站以书影音起家,提供关于书籍、电影、音乐等作品的信息,无论描述还是评论都由用户提供,是Web 2.0网站中具有特色的一个网站。网站还提供书影音推荐、线下同城活动、小组话题交流等多种服务功能,它更像一个集品味系统(读书、电影、音乐)、表达系统(我读、我看、我听)和交流系统(同城、小组、友邻)于一体的创新网络服务,一直致力于帮助都市人群发现生活中有用的事物。
豆瓣的核心用户群是具有良好教育背景的都市青年,包括白领及大学生。他们热爱生活,除了阅读、看电影、听音乐,更活跃于豆瓣小组、小站,对吃、穿、住、用、行等进行热烈的讨论。他们热衷参与各种有趣的线上、线下活动,拥有各种鬼马创意,是互联网上流行风尚的发起者和推动者。豆瓣已渐渐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豆瓣擅长从海量用户的行为中挖掘和创造新的价值,并通过多种方式返还给用户。凭借独特的使用模式、持续的创新和对用户的尊重,豆瓣被公认为中国极具影响力的web2.0网站和行业中深具良好口碑和发展潜力的创新企业。豆瓣主要的盈利模式是品牌广告、互动营销以及不断建设和增长中的围绕电子商务行业的渠道收入。
在豆瓣上,你可以自由发表有关书籍、电影、音乐的评论。可以搜索别人的推荐,所有的内容、分类、筛选、排序都由用户产生和决定,甚至在豆瓣主页出现的内容上也取决于你的选择。
从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出发,豆瓣给人的品牌印象是独立 简约 兴趣 社区 文艺 小资 豆瓣准确的用户定位瞄准了都市青年 白领 大学生 他们都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和交流沟通需求,豆瓣恰好瞄准了用户的痛点。
说起豆瓣,这是一个在中国的互联网圈别具一格的产品。它有着其独特的精神气质,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不是依靠模仿抄袭国外产品而获得成功的产品。
豆瓣,还有很多坚持,比如,要做一个慢公司;比如,因为认为“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而坚持不给用户进行分类,为此,豆瓣诞生11年来,从未使用过任何积分、会员等常见社区运营工具;比如,坚持社区里所有的内容,都只能使用小五号宋体字,甚至最初连图都不让贴;比如,要坚持社区自治的理念,为此豆瓣从来都不是一个强运营驱动的公司;再比如,坚决不因为商业化压力而降低对于用户体验和社区氛围的坚持,哪怕为此不惜拒绝掉无数手里挥舞着大把钞票的广告主。
很多很多年以来,豆瓣都像是互联网上一个精神乌托邦似的存在,这让豆瓣赢得了很多赞誉、钦佩和拥护。
但最为神奇的是,就是看起来如此不接地气的豆瓣,居然还真的长大了。到2012年,豆瓣的月覆盖用户数超过1亿,日均PV1.6亿,而在2012年的某几个月里,豆瓣据说已经实现了盈利。
目前 豆瓣用户已经超过两亿,估值60亿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