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开始明白,有一种不计得失,是因自己在投入的时候便甚是欢喜。想说:即便收获不来外界的奖励与赞扬,也应该好好坚持。
也不知道何时开始,习惯用功利心衡量所做的事情。哎,这样做会不会有所收获呢?这样做别人会怎么看自己呢?
然而,在一天天以世俗标准惶惶度日的时光中,失去的极可能是真正的自我。
而我,从小就喜欢与自己内心对话。对自己所感有深刻的察觉,倘若当真如此,恐怕真的会有些郁郁寡欢吧。
1、记得去年夏天,学姐跟我说:想坚持每天写简书,然而工作之后便事与愿违了。因为,时间真的不是自己能把控的。
那时候,我只觉得,哪有那么夸张,每天总不要工作十七八个小时吧!总有时间空下来的。
然而,经历了一个学期实习与考研交加的时光,才慢慢体会她的感慨。
也许,缺少了的确不是这半小时的时光,而是一颗有热情与精力去行动的心。
初入职场,各种人际关系、工作任务,极易消磨一个人坚持自己的爱好的初心。
即便有那么一会儿时间,也倾向于用小游戏、小视频去充斥。
因为,情愿用短暂的快乐麻痹自己,也不愿面对自己真的很怂有很挫这个事实。
毕竟,写作也好,阅读也罢,都要静下来与自己相处。而功力不够的人,一静下来,边无力承受自己每日忙碌又琐碎的生活。
2、这个家期待在家里近二十天了,观察一下三代人的生活。爷爷奶奶这一辈的人往往还是延续着早起早睡的习惯,不过每天都事情就是烤烤火,在庭院里转悠几圈。跟几个同是耄耋之年的人感慨一下时光的飞逝,议论着自己何时会仙逝。
而父母这一辈,则是难得偷闲的每天打打麻将、追连续剧等等,跟同龄人唠叨一下家长里短。
自己这一辈,倒是闲得也不舒适,忙得也没效率。欢欢喜喜玩过一段时间后,又想着不能总是如此,总归得充盈一下内心,可不能关顾着无休止的玩儿。
想想老妹儿,面临高考压力。玩是不能放肆玩儿的,学又无法竭尽全力。看得我也有写惶惶恐恐。
3、习惯
不禁感慨习惯的力量真是无穷大。很多时候养成一个好习惯,可以让我们在人生中少走很多弯路。
比如养成一个早起的习惯,每早起一个小时,一年就可以多365个小时,多的是整整一个月的工作日呀。
养成一个运动的习惯,每天只需要花费30分钟,但是收获的是一整天精力充沛的时光。
而且长期以往自己的身材体型也会得到提升,精神面貌好了起来,自己的心情自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再比如养成一个阅读的好习惯,读一些有价值有营养的书籍,可让自己尽可能地打开心扉。不局限于一时的繁杂琐事,以一个更加长远的眼光看待人生,看待所经历的种种。
所以真的不得不感慨,习惯的力量正是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所在。
4、找准标准
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不愧说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说是最好的时代,是因为这个时代充满了平台与机遇,每个人只要想成长,总是能够找到各种各样的资源,其中不乏名校与名家的指引。然而这是最坏的时段,是因为这个时代充满了诱惑以及各种新鲜事物,稍不留神就可能现在时潮的洪波中,无法抽离。
然而其实每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是不曾有实质性的变化的,将生命花费在这儿,自然就要在别处少拾得一些乐趣。
就比如看一些很短的韩剧需要花30分钟左右,然而我们可能对应着失去30分钟阅读,以及与自己内心对话的乐趣。
我愈发的感觉调整自己形式的标准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很多时候有些事情并不是非做不可。这就要求我们从心出发,用自己心里的标准去衡量到底应不应该涉足。
就像我们常说的老好人往往是把他人的看法看作是自己的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从来不知道如何拒绝,但往往失去的也是原本属于自己的独处的,能够进行自我提升的时间与精力。
也许有人觉得值得,因为说不定当真收获的情谊,以及在做他人所要求帮助的事情的本身,也得到了另一些方面的能力的提升。
但有人就会觉得应当拒绝,因为逝去的是原本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的世界人心里。
5、多喝水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多喝水,成了直男的标志性用语。
但其实,即便是这么一件简单的事情,也有很多人做不到。
在b站里面看一个up主挑战了连续21天,每天喝三升水。对他那么一个喜欢喝饮料、咖啡的人来说,这个习惯的养成让他醉酒的各种碳酸饮料以及黑咖啡,同时,也更加有了吃饭的胃口。
到最后一天,他偏瘦的体重增加到了相对正常的水平,脸上的痘痘也更少了,整个人的新陈代谢也似乎更加的旺盛了。
所以希望自己能够真正养成多喝水的习惯,早上起来一杯蜂蜜水,让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开始。
即使这个习惯看起来是如此的不足当,但是长期的坚持又何尝不是爱自己的一种表现呢?
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今天早起阅读的时候,看了一本关于时间管理的书,里面有研究表明,据调查很多人坚持运动,在90天左右就会放弃。
其实当时我的感觉是,能够坚持到90天的人已经是相当不错了,有多少人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做事不过就只有三分钟热度呢?
但是研究结果确实发人深省,如果真的想在某一个方面收获到对自己有成长性帮助的东西,确实是要长时间去坚持的,这个肯定标准不应该是一天、两天,30天、90天,而应该是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
7、不拖延
我们有千百个理由行动,但只要有一个理由拖延,就往往推迟应该做的事情,不去行动。
就像学生时代总是想着快快长大,让自己有充足的财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再大一点,才发现即便是过好一个平凡人的普通人生,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各种房贷、教育基金、日常支出等,总是容易压得自己喘不过气,于是放松享受的时间便无限的推迟。
一方面,要转变自己的思维,不要总是认为要拖延到某一个时刻再全身心享受,学会慢慢的将生活中的每件事情都变成自己所乐意去做所享受的事情。
另一方面不要老是觉得当下是最忙的,我们很容易告诉自己时间是永无止境的,待未来有大把的时光可以去挥霍,所以很多重要的事情都想推迟到未来再去做。
但其实未来有可能会比现在更加的忙碌,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珍惜当下的时光,尽可能的去进行当下的时间管理,然后把想做的事情放到当初来做,哪怕每天只能花20分钟,那也总比总是拖延着要好很多。
8、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最近看了很多文稿,总是觉得其中很多东西,即便是多么畅销的书,也并不是那么触动自己的心里。
还是感觉到自己发出的感慨,尽管平淡无奇,就像唠家常一样,无条无理,毕竟是自己真正经过头脑想表达出来的想法。
还记得有一段时间,似乎失去了自己对话的勇气,总是想着得过且过,没有精力去进行情绪的梳理。而毫无疑问那段时间过得无比的阴暗,总是觉得自己似乎生活在抑郁的边缘。
但其实只要每天抽出10~20分钟与自己进行交流,把心里的一个个问题都列出来,然后说出自己对其的解决方法,一切可能并不会像当初那么糟糕。
所以人生很多时刻,真正的冷暖就自己才能知道。
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共情,但总是可以尽可能的去深入了解自己。
毕竟人生,唯一能够陪伴自己,自始至终,的那个人只有自己。
9、三千字
这篇家常的流水日记是从接近7点的时候开始写的,一开始是采用打字的方式,然后觉得真的异常难以加快进度。
因为自己心中有一个标准,想让字数达到3000字。逼自己去诉说一些心中平淡无奇的想法,梳理心绪。
到后来便开始用语音识别的方式来表达,觉得不仅能够加强自己的表达能力,也能够以一种调节情绪、放松的方式专注一会儿。
这让我联想到,其实一开始之所以用写作的方式,是因为跟妹妹睡在一间房间,不方便表达自己的想法。
而之前在大三的时候,坚持过一长段时间,写英语日记。
那段时间,每次到写日记的时刻总是会去图书馆,躲在一个角落,把自己想说的话,全部用语音的形式记录下来。
也坚持一段时间的坚持,让自己的英语有力度,有了极大的提升,达到了对于自己而言的一个质的突破。
我不禁又想,如果我们的每一天、我们的生活,连真正20分钟自由表达的空间都没有的话,那真会有些令人难以承受吧。
但是倘若我们真正有这么想的时间,就干脆地去采取行动吧。
未来的事情,谁又说得准呢?
倘若自己真正想做,又何必在乎太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