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时代,管理需要的是「整体论」。管理整体论的 7 大原理,能够让企业更有远见,更能融入环境,更能与顾客在一起。当拥有整体能力的时候,企业才焕发出能量以及卓越的绩效。
原理7
效率来源于协同而非分工,组织管理从「分」转向「合」。
自从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面市,管理成为科学并被广泛运用到企业及各个领域,由此而演变发展的组织管理理论,也沿着分工这条脉络延展开来,为了不断获得更高的管理效率,分工的效能也被不断强化,用分工所获得的相对稳定的责任体系进而又推进了绩效的获得,分工成为主要的组织管理方法。但是,互联技术的出现,以及更加巨大的变革与冲突,导致不确定性增加,人们越来越觉得无法获得「稳态」。无疑需要一个更加广泛的视野,更加互动的关联以及更加开放的格局,这更类似于一个「生态系统」的逻辑,复杂、多元、自组织以及演进与共生。
组织系统中,技术带来的互联互通所生成的最大影响是,组织生存在一个无限「链接」空间中,在无限链接的空间里,企业内部必须是开放的、社区化的组织形态,而在企业外部则表现为以顾客为核心的相互链接的价值共同体,其基本特性是:企业内部多元分工,顾客与企业之间多向互动;价值网里每一企业的角色都随着消费需求而变,并在不同价值网里扮演多样化的角色;价值网里各角色之间的关系是「超链接」和松散耦合的关系,已经不再是管控与命令式的关系。
在互联技术为特点的商业环境下,随着网状协同运作逻辑的持续演绎与扩散,企业的商业模式、组织模式、企业间的协同模式,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协同模式,以及个人的工作和生活又将向做出什么样的改变呢?大家所熟悉的商业模式及管理模式将被重新定义,这意味着,组织从一个线性、确定的世界,走向一个非线性、不确定的世界,柔性化将是互联技术为特点的商业时代最突出的特质。
一直以来,如果提高管理效率,是组织管理最为挑战的一个话题,分工使得劳动效率最大化得以实现;分权则让组织获得了最大化的效率;分利充分调动了个体,让个人效率最大化。而今天,组织需要解决的是整体效率,既有组织内部,又有组织间与组织外部的,「分工、分权、分利」只是解决了组织内部的效率,而组织绩效已经由内部转向外部。所以,整体效率也更大程度地转向了组织间和组织外部,组织间和组织外部的效率则需要依靠协同,依靠于信息交换与共享。
组织间的管理来源自于价值网协同的共识,也促使人们寻找实现这一共识的途径,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出现,让这一共识有了实现的可能。数据的共享/交换,极大地提高了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与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之间的协作效率。协同发展将是企业间主要的发展模式,而灵活动态的价值网络协同模式将变得越来越普遍并产生良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