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雨(个人公众号:雨墨染繁尘)
今天教师节,知道有许多推送老师的文章,知道有许多祝福。我也不免俗套,以此文写我心。
小学时期,我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启蒙老师,那是四年级到六年级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明文启。现在他已经有六十岁了吧,听说今年是他执教生涯的最后一年,正月份送一个小孩子上学,在小学门口遇见他,喊了他,他还能叫出我的名字,寒暄几句便匆匆离去,突然有一种愉悦在心头荡漾。
没上过幼儿园,也比同龄人小一岁,因而一年级起,不知道什么课程,也不知道学习,完全没有概念,上课也不听讲,因为显高,只是坐在后面与一群人谈笑,而语文一直是强项,可以不听讲,也没有丝毫压力,而数学则不同,总是喜欢不按照定义规则,按自己的意志书写答案,可是没有人告诉你错误的原因。
直到四年级分班,明老师实行写完作业便出去玩的措施,而我一直因为错误更改留在教室,那时候自尊心在做祟,也是因为这次,上课认真听讲,会做便举手,写完便第一个给老师看,于是次次数学总是一百分,突然觉得,有压力便有动力。
而我也是这位下课会和我们一起打乒乓球、玩纸牌,下课也在教室与我们一起,教授自己钻研的简单公式的时而和蔼时而严肃的老师唯一在教室当众夸赞过的学生。虽然现在他已垂垂老矣,虽然我们难有再见的机会,但是在心里一直默默祝福他。
许多同学都把作文视为洪水猛兽,而我不怕写作文,我怕当众念作文,每次布置作文后,下次上课,我们学校唯一的女主任也是我的语文老师――程小春。
便会点人上讲台念作文,每次我都写了,可是我不敢拿出来,也一直低着头,可是还是点到我,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真的很怕把作文念出来,现在想想,是因为觉得很丢人吗?还是胆怯了?
初中的第一堂数学课,也是班主任――张国益的课,我还记得是讲负数,他问哪些是负数,我因为小学时期会写便举手的惯性作用,瞬时便举起右手,老师让我站起,首先说自己的名字再答题,于是说“我叫……,负数是……”。
我一直疑惑是因为这次行为吗?所以成为数学课代表,而到初三几次,竟忘记收作业了,老师说起我是不是忘了,我也只是尴尬地笑笑。
初中的老师好了解我们每一个人,真的好了解,时常谈话,也曾告诫我的弊端,讲诉班级每个人的长处短处。
而让我们记忆犹新的是班主任的长尺,他可以用它画图,也可以用它打不听话的学生,卫生扣分,我也用尺打过手心,不听话的男生,也用尺打过脸,数学没过130,差几分也用尺打几次。
因为这把尺,因为饱含恨铁不成钢的真情,上网成性,成绩优异的男生也能拥有自控能力,这都是老师的功劳。现在想起,在成长生涯中,谁还会打你,谁还会如此教导你,也许这是珍贵的回忆。
我喜欢初中的语文老师,在他课上,没有人敢讲闲话,一旦出状况,全班所有人都一起被骂,而且他的语言可以不带脏字儿,他的愤慨让我们自惭形秽,知道自己的错误。
记得第一次的写作是根据沈括的《童趣》来的,他让我们写一篇童年趣事的文章,于是我写了烤蚱蜢的故事,结果有90分呢,在评讲课上,便首次表扬了我和另外两位女生,也批评了其它学生。开学时的故事都是记忆犹新的,因为一切都显得新奇。
他一直告诫我们,作文不需要华丽的辞藻,只需要真情实感,真挚的情感最重要,所以我的作文总是拥有一个真实的故事,总是质朴的语言,也获得了不错的分数。
是老师教会我“欲扬先抑”的手法,那是初一,一篇写《我的父亲》的文章,我只是先写了父亲的缺点,随后又写了父亲的优点,于是批语是“欲扬先抑”,然后一个90分,平时每周练笔满分都是100分,等到我初三,学习表现手法,其实我才顿悟“哦,那是欲扬先抑呀,这样用啊”。
只是后来,我从来没有用过,也许真正的学习总是在不经意之间。
高中时期,突然觉得老师变了,不是初中班主任那样,吃完午饭也要来一趟教室,中午也在教室,晚上还是在教室,因此,我无法适应那种环境。
数学老师总是跟我们强调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可是总有一种挫败感,于是性情大变,很不熟悉,是实习化学老师――一位华中师范大学大四的姐姐让我重拾了自信,获取了勇气,在黑板上书写我的答题方案,在那位姐姐离去的时候,真的是满满的不舍。
后来分班,数学老师兼班主任的上课方式也变了,我觉得他讲的好慢啊,以前的数学老师压根不会板述的解题过程,他都板述,每周六考完数学,周日都会花费两节课讲卷子还要念出每个人的分数,平时总是考130,120,可是大考不会这么简单好吗。
于是期中考试的数学成绩出乎意料,他把我喊到办公室,只是问我原因,问我考试前晚的状态,没有批评,可是我却无法释怀,只觉得那像一场噩梦,也留下了恐惧。
而语文则不同,受到老师影响,我养成不确定的字便查字典的习惯,也是得意于小学概括文章内容,初中总结文章主题,因而每次的材料题写作文,我都能抓住题旨,正确立意,用剩下的30分钟也能写一篇53分的作文。
我总是在前面小题上追求尽善尽美,在作文上,我可以有流畅的文笔,老师也会胶印出每次的作文,每个人发一份。这都感谢老师的教导。
时光流逝,老师也告诉我们,没有人会一直在你身边,也许以后我们互相看见,你问,你记得我吗,可能已经不记得,可是心里真的谢谢陪伴这一程。谢谢我生命中给予帮助的老师,谢谢你们。
这里没有精致的词汇,只是一些琐事的记叙,读起来没有那么绕口,这是记流水帐,只有平白如话,质朴自然的语言表达我的心意,发自内心,出乎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