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

学习笔记:

读通鉴论,王夫之晚年系统史论代表作。

研读司马光资治通鉴,结合当时社会现实,总结历史经验,随事阐述自己的见解主张和思想认识。

对治乱兴衰作了深入评论。

王夫之痛恨明王朝腐败政治,主张改革。

反对分裂,主张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压迫。

对宋明以来道学进行了批判。

把评史与论政结合,读古人之书必须揣当今之争,才能为治之资。

对宋明理学家厚古薄今,推崇三代盛世,言三代以下人欲横流,主张法先王之复古思想进行批判。

指出唐虞以前完全处于未开化的野蛮状态,而三代国少而君多……暴君横取。人民秸面鸠刑,衣能结而食草木。社会落后生活艰苦,根本不是值得向往的盛世。

世益降,物益备。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历史是不断发展进步的。

古代的办法是治理古代天下的,不能通用于今天。

没有一成不变的制度法令和治国之道,必须:

趋时更新,事随势迁而法必变。

生有生之理,死有死之理,治有治之理,乱有乱之理,存有存之理,亡有亡之理。

天者,理也,其命,理之流行者也……。

违生之理,浅者以病,深者以死。

人不自知而自取之,而自昧之……

夫国家之治乱存亡,亦如此而己矣。

国家的治乱存亡与人的生死寿夭一样都有自己的规律,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被人所认识和掌握的。

秦始皇废分封行郡县,是进步和趋势的必然。

秦代以下,郡县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被分封行郡县变革的成功是顺应了势之所趋,符合理。

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天假其私而行其大公。

秦始皇是出于私天下的动机而实行郡县制的,而历史规律的必然性又恰恰是通过秦始皇主观动机这一偶然性体现出来的。

深究天下利弊,寻找解决之路。

读通鉴论:尽古今之变,达人事之宜,通德类情,易简以知险阻,指论明确,猝然一出于正,使后人无复可以置议。

故尝以谓读船山通鉴论,历代史论可以废。

延安时期,毛之矛盾论实践论写作,参考借鉴船山思想重践履重习行。

西方有一个黑格尔,

东方有一个王船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一篇——从秦始皇开始 王夫之的《读通鉴论》,是从秦始皇开始的。《资治通鉴》是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
    卖酱油郞阅读 8,469评论 1 5
  • 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上进,都有自律的能力,这种人性中的“上达”有时候也在我们家长“松懈”时,提醒着我们! 昨天因为我...
    淳和成长日记阅读 3,126评论 0 0
  • 陆青带着雁翎刀从踏月寺出来一路向南,她要在八月十五之前赶到燕州流星门,为贺流星门门主宋无岸的五十大寿。 流星门是江...
    山间夜雨阅读 1,092评论 0 1
  • 今天,无事。窗外,无云,天气没有往日冷。 主任出差,另外一同事也在处理事情。办公室只有一个人,虽然没有往日繁忙,时...
    明日迟迟阅读 1,573评论 0 0
  • 由于上班时间的改变,所以起床时间特别早。 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以前上班从未如此早过。 公众号花点时间的花到了,放...
    南国朝雨阅读 1,52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