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大学是为了毕业后能有个好工作,衣食无忧。怎么才能有个好工作呢?毕业证,你傻啊!
傻?也许吧,可能我就是这么傻,大学四年不是为了毕业证,那盖着钢印的一个小本子。
很多人读大学,都是为了那一张纸或者一个小本子,然后找到一个众人羡慕的工作,领着一份不错的薪资,享受其他人没有的五险一金,然后!娶妻生子,等孩子长大后,自己也差不多了,就该准备老来后事了。
这样的人生,在中国,至少百分之六七十的人都是吧,如果可以凭借一个盖着钢印的小本子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应该少有人会拒绝的吧。
曾经,有幸结识了对我影响至深,甚至说是改变一生的两位老师,在这里我就不提及他们的名字了。
一位是我的小学老师,她教会了我两样东西,自信与学习。
自信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而不凡,只要发现自己的能力、特长,你将是一颗星,一颗卓尔不凡的、最耀眼、最璀璨的星。
人生而知之,通过后天的学习,你可以明白许许多多的道理、知识。这位老师,告诉我的第二个道理就是学习。
我也有过因为自信过头而听不进别人的观点的时候,也有因为要学习而通宵彻夜、乐不思蜀,而导致其它的事情没有完成。
但因为自信,我一直以来都是我自己,没有变成父母或者老师教导认为的最美好的人生,因为自信,我不空虚,不是一个满脑子除了学业还是学业的“死板”之人。
自信,你可以拥有自己,学习,你就可以拥有世界。
因为学习,所以我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一个没有金钱物欲的世界。
经历过了初中高中以后,我又一次遇到了这一生的一个转折点,另一位影响至今的老师。
他是我在大学期间认识的,是他告诉了我:想要?那你就去争取!
还记得第一次上课我们集体受到了惩罚,他让我们明白了,我们是一个集体,但是这并不是开始,从我真正开始跟着他是在第二个周开始的,后来,渐渐地,在他那里,我学到的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知道了自己真正的想法。
也许,在我们生命中会遇到同样怀揣着梦想的人,但是却因为没有想法或者不敢做而沦为了普通人,成为亿万上班族中的一个人。纵观那些成功者,哪一位不是有想法的“追梦人”,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坚持不懈的努力,也许是一份外人难以理解的固执吧。
刚才说到很多的有梦想的人“不敢做”,为什么不敢做?因为无奈。
生活的路上,我们总是会存在很多的无奈,想旅行没钱,想吃好的没钱,想睡懒觉却因为工作太多,想看看日落却被逼着完成一项任务······渐渐的,很多的人都已经成为别人眼中的那一类人,没有自己的想法了。
而大学里面为什么不敢追梦,或者因为家教不允许冒险,父母满眼的期望,老师的强制要求“好好上课”,经济无法支持,已经成年必须得考虑未来的生活了。
每一个人的一生都在接受改造,有的人坚持住了自我就成就了属于自己的人生,有的人没有坚持下来就成为了别人眼中的人生。而我们从小到大的家教过程,上学的过程,都是在改造我们的过程。
也许有些人,恰巧碰到了一个“开明”的父母或者一任“开明”的师长,甚至也有可能是遇到一个人而受影响,然后人生还是自己的,可以尽情的挥洒笔墨而描画。如果没有,那只能为其感到惋惜。
在我们追梦的过程当中,也许会失败,也许会因为曾经的一意孤行而沦落到为生计而疲于奔波。可是,那又怎样呢?不是每一个人的想法观点都一样,如果一样,那我们得考虑一下是否受其影响太深。
所以,每一位师长父母,都不应该教导后辈成为自己想要他们成为的人,每一个人也不要随意的评判身边的追梦人,因为,他TA不是你,不应该活成你认为的样子。
不知道各位是否读过一本书《大学》的书。何谓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明,在止于至善。
大学的教育纲领是显明先天固有的善良的德性,革除旧的思想习气,以求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善良的德性不必言明了吧。保证一个基本的品德就是在心中的那一份道德了。那么旧的思想习气呢?
什么是“旧”?过时的,用不到的就是旧,用得到的就不是。但某些思想真的是应该变一变了。
以前,都有“铁饭碗”这么一说,于是大家就都拼了命的学习,以便得到一份“铁饭碗”,因为在众人看来书读的多就是很厉害的人。
可是如今,有文化,也不一定有一份铁饭碗,或者有那也只是最底层。
一个书本教育出来的读书人也许很适合以前的社会,但是如今教育出来的“读书人”,除了“读书”,就还是“读书”了,做人的道理、能力与其都无关。而在现代社会中,很多的公司、企业,要的都是有能力的人,也许一个高学历的知识分子,因为能力不够而被剔除或压制,那也不是没有可能。
丽丽就是一个高等学校毕业的人,因为毕业院校好,就被一个好的公司录用了,起步也很高,但其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却不足以支持她的工作,公司也不可能花费时间去专门培训她,于是她就在那个位置上缓慢的向前爬行着。
同时,丽丽也因为个人的处事原因处处受到阻碍,抱怨自己的能力得不到发挥,薪资待遇也配不上自己,于是做事就不是好好做。她身边的人都一个个个的跳槽到更好的的单位或者升迁了,而她,要不是因为上司看到她的可怜,在就被从那个岗位辞退,没变,那也是她的运气好。
说这个例子并不是为了说明学历高就没什么用,只是为了表明,如果只是为了一份工作而学习,能力、品行不注重,那也只是一个适合一辈子呆在学校里的平庸之辈罢了。
而如果不想这样,那只能变。
变有两者,一曰思想,二曰行动。
思想上要变得自主,何谓自主,就是不要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多想想自己,到底喜不喜欢,是否适合自己,是长处还是短处,多考虑多想,多想才是一个“活人”。
行动上那就一个字“做”。去做自己想做的,这一生如果只是重复学习考试学习考试这一过程,走其他人安排好的路,岂不是过于单调了,那和机器人又有什么区别,多尝试一些想做的。
大学,恰处于青春最宝贵的那几年,由想法,试了,做了,体会到的也就多了,能力,也就提高了。不做,甘做父母老师教导中的那个人,那就去,无可多说,浪费口舌。
可能,改变的过程是不舒服的,但是不舒服就对了,因为改变就是让你不舒服,经历过后就不一样了。
孔子曾云:三十而立。很多的长者以为“三十而立”就是要成家立业,可真的是这样的吗?孔子还说过另外的话:“立于礼”。又说“不知礼,无以立也”。
所以说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是指人到三十要懂得礼,言行都很得当。因不懂其义的人们口口相传,就成了教育下一代的“圣经”了,却因此而受误终生,也继续接着误导下一代。
在这个时代,饿死人已经是基本不可能了,只要能接触到外界,那就是饿不死的。这样,在四十岁之前的这些年,我们有着足够的机会去不断地尝试,有着无限的可能。
而大学,则是这一段时间中的黄金阶段,因为大学,能给的太多,太多了。
要学习,可以啊,有老师、图书馆可以任你选择。要知识,也行,有专门的授业导师指导你。人脉,更不用说,同学,毕业的师兄,各位老师们也有各自的圈子可以为你提供帮助。大学就成了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个大宝库了。
很多人想要上大学而不得,既然有着这么好的机会降临在你的头上,那就好好把握。这一生都是在进步的过程,大学能够提供你这么多的资源和机会,不好好把握,那就让其他人把握,而你,继续做一个别人眼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