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我约了一个朋友吃饭,她刚好是中大的学生,在南校区上课。中大南校区是我最“魂牵梦绕”的校园,至少从目前来看没有之一。吃完饭后,想着顺便也逛逛校园,我们走到东门口,一个校园保安拦住我们说需要出示下学生证。我留意到旁边立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教学科研场所,请主动示证,谢谢合作。朋友看样子也是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一脸无措,无奈学生证也没有带在身上。只好解释一番,好不容易才让我们进去,估计保安大哥看我们也不像是“坏人”。
之前听说中大南校园要“限外”了,今天看来这件事是真的。
回想起我第一次遇见中大的情形,便是在南校区。我本无意来中大,而这次遇见,却让中大成为我直到现在都不断向往的地方。那时,我还是大一的学生,我很清楚地记得遇见中大的缘起。那时候是国庆期间,我从大学城出来这附近做兼职。有一次下午,我在回去的路上,一个无意间看到立在路边那个红砖绿顶的门庭,赫然写着“中大大学”。这种红与绿的静谧,仿佛击穿了岁月的流逝,在车水马龙的闹市中显得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
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便走进去。我看到两排古老的白千层站在校道两边,它们肆意地把枝叶伸向空中,遮天蔽日,它们的树干上层层相叠的树皮,犹如是岁月老人一层层撕下的回忆。鸟鸣不止,树影晃动,但是我的心就在刹那间安静下来了。
如果这个世间有绝配,我想中大的红砖房与绿琉璃瓦便是其中之一。她们仿佛在诉说这一个低调又奢华的故事,一段复古又怦然的往事。老树古榕,小道幽静,阳光刚好,秋风相宜,行者徐行,在这样一道亦动亦静的风景中,包含着无数的巧合和刚好。如同我今天的到来一样,如同这些红砖绿瓦于那历史的河流那般,刚好击中,便化成圈圈涟漪,开在这里的所有生命之中。
这里不见高楼,但我丝毫没有感觉到这里就矮人一截;这里没有斑斓的色彩,但我真切地感觉到这里精神世界里那种绚丽。在这里,自由而丰富,自在而向往,笃行而自得。我感觉看到人文理念有意无意在这里沉淀,自由包容的思想在这里徜徉,笃定而行不患得失的背影。“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这是我想到的一句话。
阳光撒在中大南草坪上,长出青青小草,一直伸向北边。我想象这是伸入珠江水里的如椽巨笔,吸收岭南大地灵秀之气,蓄势书写南天的风采。我想象自己此时此刻就在草坪上狂奔,打滚,静坐,仰躺。忽然一个回头,一个穿着白长裙的女生就坐在一棵树下看书,长发撩动,一切刚好。我看得发愣,感觉这片草坪和这个白长裙的女子,以及读书这个举动,构成了我的全部的美学的基点。直到今天,我还无法确认这个情景是真的发生,还是我当时的想象。
如果那个时候也像今天这样需要查验学生证才可以进入,我便不会遇见这样一个中大了。中大限制外来人员入校,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内心更多还是惋惜。
中大是广东第一家施行“限外令”的大学并非偶然。毕竟,人怕出名猪怕壮,中大无疑成为广州乃至华南地区的一张名片,风景风光早已声名在外,加之周边又是人口高度密集的住宅区和商贸区,难免有时候会人多为患。然而现实中普通民众很少会主动去关注一个大学会有什么高精尖的成果,风景风光可能成为他们直接去了解一个大学的一个入口。比如我去年去厦门的时候想进去厦大看看,我脑中没有想到什么厦大帽子,使我动念的是“听说厦大是厦门必来看的美景”。如果没有这个动念,可能都不会想到要来厦大。不能连这个了解的机会都不给大众。大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就是从古时的封闭式走向现代的开放式,开放式大学是现代高等教育引以为傲的理念。
大学不可以是闭塞的教学地方。虽然说仅是限制非校园人员进入,但是背后其实是一种闭塞教学的举动。初中、高中是封闭式的校园管理,委以保护未成年人,也算说得过去。大学,是成年人的校园,难道还要像之前一样关起门来搞教育?中国的学生从小到大就是被过分保护和束缚,自我管理的生态极其脆弱,乃至真正面对社会的时候常常不知所措。“限外令”背后还是折射出大学教育在割断与社会应有联系,闭门造车,何以谈“教育要面向世界”。
有人把校园当公园,当然也有人把校园当成求知的乐园。毕业工作的人,可以在一个公开包容的校园中参加讲座,或许偶然间和学生、学者的交流便有可能擦出许多新想法、新可能。对学生来说,有可能就是潜在机会。大学应有的开放的心态,其基础就是公共的属性。大学不是私人学堂,而是整个社会资源所缔造出来的。大学的存在和整个社会的关系本来就是形同鱼水,密不可分。如网友站出来说:“大学是纳税人的钱所起的,不应该剥夺纳税人路过校园权利。”所以大学不应该成为只是在校师生独享的资源。
对于把校园当公园的人,也无可厚非。一个开放的大学应该欢迎所有民众的到来。公园都开始拆除围墙,推行免费;前不久还有报道说拟推出小区道路共享的政策,拆除围墙。我们身处一个开放且共享的时代,这是时代的趋势。而我们的大学的管理却逆着时代潮流而为。如果在校园内有不文明的行为我们应该劝导,有不恰当的行为我们应该及时疏导。学校本来就是教人向真向善向美的地方,而不是只让符合标准的“真善美”进来。大学的环境本身就有教育的功能,这也是人文向社会渗入的重要途径。
如果因为担心这些不文明行为扰乱教学氛围,不安全的因素影响教学秩序,而一刀切,便是一种极其功利的做法。中国教育的功利性就是太严重了。从小到大都是以分数定结论,从小到达都要把输赢弄个定论,很多都是在考虑当下而不考虑外在长远的影响与机会成本。允许学校内开各种餐饮,部分学校甚至还有对外服务的酒店,就连美食中心开在学校旁边都可以接受,然而却对一些随性行为未免过于记仇。市区的高校还是相对有边界的,大学城的高校是没有边界的,现在又开发了很多商品房,有朝一日也成为人口密集的地方,我们是不是也要建起高高的围墙围起来?
虽然说来校园走走的人无非就是想沾染下大学的气息,或是听听讲座获得几句醍醐灌顶之话,仅此而已,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危险。不过,安全性也是一个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因为校园事件也层出不穷。面对安全问题,想到的不是管理上改进,而是“限外”。只做最简单的且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未免也是过于直接和功利的做法。我想对进入校园的人有个身份上的明晰,这是有必要的,正所谓最怕“我身在明处,对方在暗处”。了解进入校园的身份,并且可以有记录追踪,是对安全最重要保障,而不是限制非校园人员的进入。万一人还是太多,影响到教学工作,可以做有区分的管理。可以对区域进行区分管理,划定不对外开放的区域。另外就是教学时间段进入的人数有所控制,非教学时间就可以宽松点。我所希望看到的是“限流”而不是“限外”,大学不应该以人的身份来区隔。当然我更加不愿看到限制进入大学校园之后,大学资源演变成为有些人谋利的途径。比如厦大门口许多“有门路”的当地人以私下收取“门票”的方式帮你不用排队进入校园。 “限外”产生的后续的问题,解决起来的成本或许更大。
如果一个大学让民众动念来了解的理由只是那些风景风光而没有其他的话,或许这个才更加需要引起我们重视的事情。倘若有朝一日,其他高校也达成一致把这个动念都要给掐死,那就很悲哀了。
想到中大校门口那块告示牌,我便觉得现在眼前这些红砖绿瓦,这些古树草坪,以及记忆中那个白长裙的女生的背影,一下子远了好多。或许这句诗可以表达我此刻的看法: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作者注解:限外仅是通用说法,截止本文在简书发表的时候,据有关说明,只要有有效省份证和正当理由均可以进入。并非完全限制外来人员。这里的限外是其措施折射出来的背后信息。
图片均来自网络,致谢。
欢迎交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