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爱国情怀的转变
提起苏东坡,大家脑海里浮现的也许是一位大文豪,一位豪放不羁的诗人,可在这些头衔背后,他还是一位爱国志士。纵观苏东坡的一生,个心系朝廷,并用自己的诗文与实际行动为朝廷贡献出了一份力。
青壮年时期的苏东坡虽然官职并不高,但他心怀热血,民生疾苦感到极度的不满,多次用尖锐的文字,提出自己治国理政的见解。在王安石变法后,全国上下出现一片萧条的景象,苏东坡面对王安石集团的专治之下,向神宗皇帝写下了那篇有名的万言书。书中表现出了他机智的学问与大无畏的精神。语言真诚而动人,体现了他对变法的无限担忧,正如《苏东坡传》中写道的:“愤怒的争论与冷静清晰的推理,交互出现。有时悲伤讽刺,苛酷的批评,坦白直率,喻户寻常;有时能变是非,引证经史,以畅其义,文工巧而真诚,言出足以动人,深情隐忧,应事而现”。苏东坡的万言书,不像普通的清议,它是经过苏东坡长时间接触人民,了解到民生之疾苦后的肺腑之作。但人民之疾苦,每个人都见证过,为什么只有苏东坡一人勇敢的站了出来、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呢?那是因为苏东坡骨子里不可磨灭的那一股爱国之情,促使他即使是冒着被罢黜的风险也要坚决上书,反映民生之疾苦。而这股爱国之情则来自于他心中的一腔热血,是他发现变法的害处后不顾个人安危多次上书皇上,努力地为建设宋王朝贡献自己的力量。
可苏东坡的热血在某些人眼中却成为了一处威胁他们开始想尽一切办法迫害苏东坡,乌台诗案等事件也使得苏东坡开始停下来思索:自己的这一腔热血是否应该迎来转变?
渐渐的,苏东坡远离了朝廷,担任地方官,但他依旧心系廷,寻思着如何才能为国出力。此时年过四十的他,心中的一腔热血早已退去,他开始一步步接近基层,为老百姓们做一些实实在在的贡献。就拿徐州治水为例,面对洪水,富人家纷纷逃离,可他临危不乱,投身在治水的第一线,用自己的知识与勇气成功逼退了洪水。这便是爱国爱民的体现,可以说,苏东坡成功治水一例,不仅改变了原有官吏的唯利是图,贪污腐败的状况,而且在朝廷上也树立起了一道标杆,成为了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爱国志士。“他自己改革这项陋规,只要他每年节省下几百贯钱,就可以够用,他言军中赌博饮酒,再上皇帝,书中,他指出当地军队熟练技艺,为诸郡之冠,陛下钱是按月所具见也”这便更能体现出他在民生方面所作出的贡献。不同于青少年时期的直言进谏,现在的苏东坡是在用质朴的实际的行动为国出力,他的家国情怀在此处也对体现的淋漓尽致。与此同时,他的诗文也不同于往日的豪放与一针见血,他更多的是用平淡的语言来去勾勒描绘出一幅幅人民的画卷,来向他人诉说自己的心中的爱国之情。这一方面是因为苏东坡随着阅历增多而逐渐变得成熟,更重要的是他终于看清了官场的黑暗,小人之诡计多端,决定用找个平淡更质朴的方式展现出自己对国家那深沉的爱。在《苏东坡传》中有这么一句话:“在政治斗争中,正人君子必败,必占上风,因为正人君子为道义而争,而小人则为权力而争,结果双方必各得其所,好人去位,坏人得权”。苏东坡也是在这一基础上才决定到基层去为百姓做更多的贡献。
无论是平淡或是热血,不变的永远都是苏子心中那一份深沉而又炽热的爱国之情,也正是这一点,让苏东坡成为古代文人史上最令人敬佩的爱国志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