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向来尊崇敬老,弘扬孝道,从“父母在,不远游”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无不昭示子女与养老这种绑定的关系。而随着中国老龄化来势凶猛,目前我国老年人的尊严问题越来越受人关注,屡见媒体报道。老人与年轻人争公交车座位,老人摔倒讹诈路人,老人摔倒无人扶助,中老年人跳广场舞惹众怒,老年人马路上碰瓷等,诸如此类的各种新闻屡见不鲜。
有些新闻报道不仅降低了老年人的社会信誉度,而且贬损了老年人的集体人格,使老年人社会形象受损,社会尊严扫地。“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的言论成为对老年群体的整体性负面评价。不可否认,出现这种现象,的确有个别老年人“为老不尊”的自身因素,但是,也有社会公众的嘲讽取乐因素。某些社会个体的不当行为被媒体标签化和污名化。“老人倒地扶不扶”成为一个社会讨论的热点话题,演化成一场社会道德危机。
2015年,“某大学知名教授搬入养老院”的新闻引起了网络舆论:社会一方面对该学者作为意见领袖“离开”表示关切;另一方面,显现出了老年群体乃至青年群体对自身未来的危机感,认为即使是高级知识分子,也不得不走社会化养老的路径。
那到底是什么导致这种现象出现使得老年人处于一种社会尊严丧失的尴尬境地?
1、亲情尊严流失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养老方式主要是家庭养老,表现为居家养老和子女奉养。在家庭养老中,老年人的自尊与尊严的维护来自子女,也就是依靠亲情。但是,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农民工进城务工潮的兴起,农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凋敝。“留守老人”成为普遍现象。
此外,因子女上学、工作、留学、移民等人口流动也出现了许多空巢家庭。总之,当前我国无论是农村家庭养老,还是城市家庭养老,均不同程度地面临困境,家庭养老功能正在弱化。子女的流失,导致了老年人亲情尊严的流失。
2、自我尊严缺失的挑战
失独、空巢、“未富先老”等老年人往往到最后关头无法自行照顾自己,导致自我尊严丧失。老人孤独死亡的案例常常见诸媒体,他们有的是死去数周后才被发现,有的被发现时尸体已经干枯,境况十分悲惨。也随着老年人各项生理功能的衰退,其自理能力逐渐下降甚至丧失,因此,其自赋尊严逐渐缺失。而他赋尊严则需要亲人、社会,特别是医护人员来保障。越到临终阶段,老年人的他赋尊严越需要他人的支持。
为此,有学者提出了“优逝”观点,也有人提出应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对医务人员进行“尊严死”的相关知识培训等。
这些举措虽然有助于提升老年人的临终尊严,但要从根本上解决临终尊严问题,还需要从政策、制度乃至伦理道德等多方面加以保障。
我国养老社会发展阶段建立起相适应的养老模式“社会养老为主,家庭养老为辅,社区服务是重要保证,养老保险是物质基础”的社区化老年保障体系。简称为“社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在我国有广大的存在空间,在家庭养老逐渐成为不可承受之重,而机构养老高低难就的时候,以家庭养老形式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支撑的养老体系将具有广阔的前景。
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应该积极开拓新型养老方式
学习借鉴国外经验“异地养老”
异地养老、跨国发展的养老产业在欧洲已渐成潮流。挪威的卑尔根、奥斯陆、贝鲁姆等市已经先后在西班牙南部开设了大型养老公寓,那里低廉的地产价格,充足的阳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老年人。北欧其他国家的老人到西班牙养老,看中的不仅是那里的自然环境,还有功能齐全的养老设施、良好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保险服务等。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人文环境、地产价格、物价水平差异很大,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互补性很强,拓展异地养老的空间非常大。现在,每年冬季都有一些北方老人自发到海口、三亚等南方城市养老,夏季也有很多南方老年人到北方城市避暑,这种候鸟式的异地养老已初露端倪,并已显现出勃勃生机。如果开发大型老年社区,对周边国家的老年人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我们的养老企业不仅要盯住省内市场、市内市场,而且要放眼国内,甚至国际市场,引进来、走出去,抢占国际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先机。
住房养老(即老年人动用所居住住宅的余值,通过某种机制将其提前变现,以供养自己的余生)
这也根据具体情况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售房养老:包括售房入院养老、售后回租和倒按揭养老。
倒按揭养老:“倒按揭养老”也被称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或者简称为“以房养老”。老人可以将自己的房屋产权抵押给专门运营这项业务的机构,按月从该机构领取现金养老。老人身故后,由该机构收回房屋进行销售、出租或拍卖。类似于将银行的住房抵押贷款“反过来做”
售后回租:老年人将已具有完全产权的住房先行出售,再通过“售后回租”的方法达到以房养老的目标。既可以获取一大笔款项用于养老生活,又能保持晚年对住房甚至是原有住房的长期乃至终生的使用权,照常有房可居,对老人的更好养老增添了相当的保险系数。
售房入院养老:老年人将自己的住房对外出售,用这笔钱财居住到较好的养老机构养老,既可以节约社会资源,又使得养老生活增添了众多的乐趣,将部分售房款送交寿险公司办理养老寿险,可以保障晚年生活无忧。
2、租房入院养老
老年人将具有完全产权的住房先行出租,再通过另租房居住或入住养老公寓、养老院的方法达到以房养老的目标。既保障晚年照常有房可居,并获取持续稳定的租金收入用于养老生活,享受专业护理服务和群体交流,又能保证在将来把原有住房留给子女,符合国人养儿防老、遗产继承的传统习俗。
“住房养老”的方式大大拓展了房产的原有功能,增强了居民买房的吸引力,有利于促进房地产一级市场的发展,另外,“住房养老”中售出的房屋可以增加“二手房”供应量,有利于促进我国还不发达的“二手房”市场和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