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周末的直播阅读课成了我既兴奋又期待的事情之一,但直播课中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蓑依的笑声,哈哈哈的,特魔性,每次听到她魔性中还带点狂的笑声,屏幕前的我必须跟着一起笑,有时候还会自言自语补上一句“哇靠,这笑声”,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反正就是要隔空一起笑,哈哈哈的。
本来想截个屏放在这,试了几次,想截住我想截住的那几个瞬间,对我来说还有点难,不是我太笨,我一直不太会用手机的快捷键,被一个笑声感染后,只能一步一步按操作来,结果截下来的又是另一个画面,所以截屏这个法子就放弃了。后来等到机会,用电脑上直播课时,我用手机拍下来总可以吧,这回不是快捷键的问题,而是就在按下快门键的那一两秒间,拍也拍了几张,不算最完美,也就算了,我想等有机会见到,亲眼见亲耳听她魔性的笑声岂不是更好。
第一次小红书初见
年中过,7月份,我照常看了会书之后刷小红书,本来是想在小红书上被安利几本书,好买回来。也许是缘分吧,刚好就刷到了蓑依的一个视频,是讲怎么教喜欢读书的人做读书博主的,反反复复的听了几遍,收藏了,也心动了,时不时的就拿出来听一听,看一看,也试着按她教的方法去做,其实那时候还完全不知道做读书博主是怎么回事,反正听君一席话,管他三七二十一呢!
第二次微信聊
收藏她的笔记后,也就喜欢去她的主页逛,有事没事的。偶然发现她开了阅读课,我想很多同学都应该上过,可惜还是发现的迟了,没赶上那一轮。我先是关注,准备发私信的时候,看到名字是作家蓑依,这个名字给我的感觉太神圣了,在发消息的对话框里,磨磨唧唧了半天还是先退出来了。
接着研究课程怎么买,买了之后再联系,也不至于过多的打扰,但是在小红书上的买课出现了问题,因为Ipone手机购买的要收手续费,所以只好还没买课成功就先联系上了。加上微信后,刚问了好,蓑依连发4条消息说,那周的阅读课封班了,送我一节课听。“哇靠,这么爽快”我拿着手机对自己说“这作家的性子也太爽快了”。
第三次直播见
再见就是屏幕对方的正在跟我对话的蓑依,讲的是我感兴趣的写作和阅读,果然性子爽快,也第一次见到和听到她魔性的笑声,一边作笔记一边跟着她一起笑,笑真的很会感染人呢!直播课还没结束时就毫不犹豫的购买了写作课。不是冲动,也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有一种找到归宿的感觉,欸!家里的灯亮着呢,这回不至于再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到现在已经坚持打卡157天了,下次再交作业就162天了,除了9月要因迫在眉睫的考试缺勤两次和12月去了趟山里没信号缺勤一次外,家里的灯就犹如一个回家的索引,即使知道路还很远,即使贪玩在外多玩了两圈,但还是要回去,才不管他路还不好走,路远不远,走回去了总有好吃好喝的在等着我。
第四次阅读课见
回到家吃饱了喝足了,开始不安分守己了,又想吃更多的山珍海味,天天这里寻一寻,那里磨一磨,就像天下最好吃的就只在家里似的,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给我寻到了大餐,每周日必吃的大餐,我们的历史阅读课。那还等什么呢,还不得吃起来。
说起来也奇妙,书柜里总有一本书你买了很久,想看但又下不去口,那就只好拖着。结果拖着拖着,缘分就来了,一本《人类简史》,买了起码有2年了,搬去搬来,知道它的存在,就是不看。加入阅读课后,书单里第一本书就是《人类简史》,“这回不得不看了吧,缘分呐”!
第五次同学会见
我是第86位加入的,或者说也不算是第86位,进群后显示是86,除去助教,应该排名还得提前几个。时隔几年后,竟然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身份,因为同样的爱好有了同学,感觉还真的算奇妙。
一个班同学肯定是性格各异,有活跃的也有不活跃的,我就属于不太活跃的,但是不活跃的人也有一颗“八卦”的心,即使是趴在桌上奋笔疾书,也会使劲张开耳朵,收罗下周围有没有新鲜事,或者好玩的,所以群里的消息几乎每一条我都会看,看看是谁说的,看的多了,一打开看头像就知道是谁了。嗯,有同学真好!
第六次回家聚餐
回家聚餐这一天,我总是要提前先把时间安排好,聚餐也有聚餐的样子,提前洗漱一番后,拿出本子和笔,老老实实的等待开餐。第一次直播课上的是《西南联大文学课》,上菜的节奏和口味都特别的适合,没有一点点可以挑剔的地方。
多久以来呢?还不知道书可以这么读,观点可以这么新奇,未来还可以这么看,梦想还可以有实现的机会,这算不算阅读以来最大的收获呢?
有小红书上的粉丝加了微信后问我,阅读课有什么好或者吸引的地方,看到这个问题,我惭愧,因为我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文字合适的表达这个课的好处,我用从小夭那请教来的方法跟她们一一解答后,还是质疑。也可能她们跟我没有成为同学的缘分吧。后来过了不久,她们又再次联系我,还是问我关于阅读课的事情,但结果还是纠结“阅读课会给她们带来什么好处”,我实在不知如何回答,这种需要用心体会的,我能给你说明白了?第三次,又收到她的纠结咨询,还是再问怎么决定,很抱歉,我不想回复你了,你纠结去吧,蓑依说的对,你可能真的不适合吧。
想来还是惭愧的,自己受益的事情,却无法凭空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让别人受益,或成为同学的可能。
第七次小红书再见
每次的聚餐结束后,还有餐后甜点供我们打包拿回自己的“小家”,多少次跟同学在小红书相遇,点进去一看就知道是同学,莫名的熟悉感,熟悉的书,熟悉的名,总能相互取经,相互崇拜,相互羡慕,这同学情呀,怎么说的清!
总会在第一时间就点开蓑依的笔记,看看她又分享了什么,大多数情况下我都是默默的飘过,可能也是与性子有关吧!小红书就是一块额外的天地,我们肆意挥洒,策马扬尘,激情碰撞,头破血流,但“蓑依”这两个字就像一颗定心丸,知道她在那,每周都会见,每周都能见到她魔性的笑,然后跟着一起笑,本来是一声急促长叹气,也因为有她,这口气也变得温暖。
余下,蓑依,我们还会见很多很多次,尤其是那笑声,哈哈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