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来在《把时间当成朋友》一书中提到,郭靖能成为一代大侠,是因为他没有太多的想法,大多数人不是管理不好时间,而是想法太多,我的理解有两个。
一是大多数人想成为什么什么的太多,一天24小时,每个人大概睡觉8小时,吃饭2小时,做饭3小时,做家务3小时,家中有老人小孩,又占去部分时间,余下的时间,健身,学习,工作,业余爱好,七七八八,零零碎碎,可谓分身乏术,什么都想做好,什么都不想放弃,时间若如一蛋糕,切切划划,属于自己的却也不多;
二是大多数人做事的时候分神太多,老铁Supone在讲述他在半小时内完成2000字的写作,你一定会惊讶于他的效率,而哈佛学子有一项能力就是如何将24小时变成48小时,应该是具备了专注与高效的能力。每个人都计划自己的时间,真正做到所有的注意力只在一件事上的人却少之又少,这也正是我应该努力的方向。
阡陌在不同的时间段有不同的侧重规划,我在进入行动营前,全力以赴完成手边的工作,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规定每天工作量,计算完成工作期限,争取进营前结束工作任务。所以在近一段时间内,我可以从容将工作抛开,只完成学习任务和家务琐事,更是受到《微习惯》的影响,开始拾起书法、英语、阅读、写作等,这就是我所说的想法太多,如果不能坚持,一切归零。
平时,我会利用发散式思维,将所有的工作任务,用条目列出来,有些任务会继续分解成各种小任务,这就是清单式的计划,计划里包括日常、必须做、以后做。一项项去完成并划去,象是抹去心中朱砂,完成后心中清明透亮。
因为以前我会集中一段时间完成一件事,最近安排许多事,早起晨跑兼听英语,买菜做早点,上班,学习财务课程,下午打卡写文,晚上会听社群分享,诸多事分割了我的时间,没有一整块时间做最想做的,真正使我困惑的,是要抵制重复做的一些事带来的厌倦感,比如,做三顿饭,洗碗,拖地,买菜,管老人,我知道这是生活,避无可避,我也希望家中舒服和谐,干净靓丽,也想做出美食,供人享用,更是有计划将来有时间学学烘焙之类的美味。要不怎么说还是想法太多。李笑来若听到定是会说,想了就去做吧!
丹丹老铁做计划只要3分钟,这就是惜时如惜命,将每个细节安排好,总比繁复的计划,漂亮的手帐无法实现来得好,借有猫叔的话不去做,然并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