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完成阅读《woop思维心理学》。
那什么是woop呢?
W-wish(愿望)
O-outcome(结果)
O-obstacle(障碍)
P-plan(计划)
作者发现在乐观主义是潮流的情况下,积极乐观的想象却让梦想原地踏步,那些美滋滋的做着白日梦的人却没有足够的动力让梦想发生。
那么幻想就真的毫无益处吗?
1.很多对生活失去控制的人都是通过幻想一个理想化的结果,以此来艰难度日的。
2.乐观的幻想还令人变得坚忍。
3.乐观的幻想产生于生理或心理的需求。需求被唤醒时再幻想需求得到满足时,积极性会增强。需求是“通往乐观未来的可变影响因素”。
4.乐观的幻想会妨碍我们处理困难问题,却有助于完成简单的问题。
5.幻想能够帮助我们实现梦想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它可以将我们的注意力从等待的琐碎无趣中转移开来。
6.乐观的幻想会在短期内缓解消沉情绪,但时间长了,反而会增加消沉程度。
6.乐观的幻想帮助我们变得与“现实”—真正想要的东西更为一致。它是一个很棒的“探索”方式,模拟体验自己的愿望。
幻想为什么会阻碍我们梦想的实现呢?
乐观的幻想能够使我们放松。乐观的幻想之后,做事的动力就降低了,转而进入一种欣喜、平静、昏迷的状态之中。
下次遇到枯燥的工作时,不要沉湎于乐观的幻想。或者至少要确保自己通过幻想找到了真正的愿望。
在遇到麻烦或琐事时,人们往往会幻想做成这件事情之后的感觉,在那一刻,幻想很美好,也会令人放松——以至于变得过于松懈,不去采取行动。
就拿学业为例,做过乐观幻想的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投入程度不足。而他们越觉得投入不足,在此期间做成的事就越少。乐观幻想降低了动力水平,反过来又影响了日常表现。
那我们的思想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人变得懈怠?
在幻想时,我们不仅是在想象出来的未来的情景中自娱自乐,在幻想的同时,我们的大脑也受到了欺骗,对想象中的情景信以为真。对大脑而言,幻想取代了行动,跟真的一样。
对在生活中保持动力和劲头来说,幻想还有更严重的危害:它会扭曲我们对周围世界信息的收集,令我们失去平衡,并且很可能给我们带上不切实际的有色眼镜。
对未来抱有乐观幻想的人实际上把自己放到一个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不自觉的放松下来,迷惑自己的大脑说梦想已经实现了;而与此同时,他们的美梦又把他们的认知能力束缚在这些梦想里面,将那些可能会使他们站到梦想外面、对其进行审视、继而改弦易辙的信息挡在外面。
那么,什么是追逐梦想的明确做法呢?
实现愿望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一、衡量各种可能性并确定目标;
二、为实现目标而制定行动计划。
W:愿望或心事。想一个愿望或牵挂,虽然有些棘手但你觉得能够达成。如果同一时间有好几个愿望,那就选择对你最重要的那一个。
O:结果。你实现愿望或解决心事之后的最佳结果是什么?想象一下这个结果,将它放在思考的中心。尽量生动形象的想象这件事的相关情况和经历。任思绪驰骋,不要有顾虑。
next:
O:障碍。找到那个妨碍你达成愿望、解决麻烦的最严重、内心的障碍。这个障碍里最关键的想法和行为是什么?是不是某种习惯或先入为主的想法?
step 4:
P:计划。要克服或规避这个障碍的话,你能怎么做?想一个最有效的那个想法或行动。将其牢记于心之后,想一想这个障碍下次出现将是在何时何地。接着制定一个“如果…那么…”计划:“如果障碍##出现了(何时何地),那么我就采取行动##。”
可以制作woop卡片来提醒自己对目标、障碍进行woop。
还有woop软件来帮助我们随时随地进行wo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