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的这些日子,我遇到很多同胞。和他们聊天问他们感受:你们印象最深刻的什么啊?我抱着想挖掘一些趣事乐文的心态总是遭遇失望。他们无不对我吐槽非洲人工作生活的态度,工作太懒了,太会享受生活了,我们的司机他们家都有保姆。
排除这世上一些真正的懒货,比如我。大部分人还是愿意为了美好生活而去努力去奋斗的。那么,为什么在中国人眼里对非洲人最主观的印象就是懒呢?作为好奇宝宝,我还是想一探究竟的。从何开始到哪结束呢?人性?天性?大环境?哲学?
历史上,非洲大陆大部分土地被殖民过。这片人类发源地记载了多少故事就有多少悲欢。黑奴,一个侮辱性词汇包含了多少无奈。但是,即使身为奴的他们也是给世人留下了勤奋淳朴善良的形象。今天他们的后人却以懒散的姿态傲然于世,该为他们欣喜还是只能唏嘘?我不知道。
作为最勤奋民族的中华民族,他们在和非洲人打交道时,内心一定是崩溃的。不守时,拖延,效率慢,每样都是伤都是痛啊。做生意的同胞说,他们拖的不是时间,他们拖的是我的钱。国企同胞说,他们慢的不是效率,慢的是进程和发展的速度。工作的同胞说,都是一样拿薪水,她们真的太随意,反正合同签了你就不能辞退她们,她们随时拿法律来保护自己,就是不谈自己的工作态度,那么随性,工作时间不定,爱来就来。
哲学也许是最无用学科之一,但是却无时不在引导人们的行动方向。即使一百个哲学家有一百种不同的思想,但无可非议的普世论,哲学是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不同的社会阶段人们的行为反射出诉求不同,混乱的社会人们倾向于修身自保;富饶的社会人们会追求真知要求进步;无望的社会人们只求今朝有酒今朝醉;非洲人民的哲学观点一定是倾向于亚里士多德的灵魂即真理,去他苏格拉底的知识去他柏拉图的理性。非洲人说我灵魂累了,我要休息,至于要休息多久,我不知道,看心情。
为什么我看到的不是他们的懒,而是深深的绝望。对现世的绝望,对未来的绝望,对人类的绝望----当绝望成为唯一的情绪时,就产生了一种无力感,而这种无力感被我们称之为懒。
印象中充满动感,能歌善舞的民族,代表激情源泉的非洲人民何以就沦落成懒人了呢?
中华民族经历过屈辱,学会了奋斗不息。却变成了最有压力不懂生活的民族。以色列人经历过灭族,学会了科技振兴。也变为最狡猾又吝啬的民族。非洲人民经历那么多,依然选择做自己,这何尝不是一种品质,变是多么容易,保持不变才是难山难。既然大家都各有差池,就无从谈起孰是孰非了。
今天的非洲大陆依然美丽,人民大多还是淳朴。他们需要时间,需要被唤醒,但是请温柔请更多耐心。让她们带着人类初始的美好慢慢前行,与时代接轨,与世界共舞。
满世界的高楼大厦,现代化公寓。我们比邻而居,却心隔万里。我们砍树伐林,以金碧辉煌为美。难道我们从森林走出来后,就要过河拆桥,破坏生态,让别的物种无从生存,当我们成为单一的物种,这世界就真的更美好?
人类开始于此,但不要结束与此。请对这片土地的人们更多理解包容和帮助。人类的发展不是非此即彼,而是携手共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