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已经告别了拼努力、拼时间的“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努力和时间只是必要条件,资源,禀赋,氛围成为重要的筹码,这种转型升级正在建构并且可能会稳固一个新的利益结构。
读的这一期的南风窗的一些观点,只能说是印证了我的一些想法,真是极为精彩。
四个教育
今年北京高考文科状元熊轩昂同学,说出的那句大实话,“现在的状元都是这种家里条件好又厉害的孩子”,引起了剧烈的讨论。
对于这个观点,经历过高考不到一年的我还是有比较强烈的感受的,我高中是在省重点中学读的书,能够很清晰地感受到这种状态,成绩优异的很多都不是我们所称的寒门学子,那些成绩优异的人,也不是我们通常所描述的书呆子,他们性格阳光健康,拥有自己的能力和特长,你能够清晰观察出来,他们家庭幸福美满,他们的成长环境阳光灿烂。
统计数据提到,教师工程师公务员家庭出产的高考状元,占过去十年里状元总数的七成,在2015年,有九成以上的高考状元都是非农业户口,而且父母学历普遍比较高。
讲到这里,我们需要澄清一些混乱,我们这么多年来已经习惯了一种批评,说主流学校教育压抑学生的生命潜能,没有根据每个人的优势天赋兴趣来培养,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应试教育。
这些都对,但是这是把很多不属于学校教育,或者学校教育搞不定的事情强加给学校了。
教育分为四种,第一种是,人的自我教育,第二种是家庭教育,第三种是学校教育,第四种是社会教育。有很多是需要家庭教育,自我教育,甚至是社会教育才能给孩子带来改变的,而我们却通常都把一切推给了学校,充满了焦虑。
之所以这么多人对于学校教育如此焦虑,几乎把宝押到了这上面这个原因是,这背后的巨大身影——阶层,准确的说是社会位置。
学校教育的“成果”,那一纸文凭影响,甚至影响决定了一个人在参与社会生存竞争后,他的社会初始位置获得,会被嵌入社会利益结构的哪一个位置,在以后的漫长岁月中向上移动的可能性有多大,会获得什么样的资源、机会、人脉。而这就是大家主要竞争的东西。
三种社会位置获得
第一种是出生时所处的社会位置,第二种是通过教育进入社会时的个人初始社会位置,第三种是是在工作后由于利益结构、能力、环境、社会运气所形成的那个一般意义上讲的社会位置。
我们先来谈谈第一种情况,一个人可以继承父母的社会位置吗?
如果一个人是在山里耕作的农民,他儿子理想是跟父亲做个一样的农民,就不需要有意识下血本去参与高强度的教育竞争,因为农民在社会利益结构中是处在一个很低的位置上,没有什么竞争者,在没有竞争或通过制度完全排斥竞争的情况下,子女确实可以直接继承父母的社会位置。(比如说过去对国企职工具有照顾性质的“顶替”,以及“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古代”)
但是在现代社会,社会利益结构中的较高位置都存在残酷的竞争,即使一个人在社会利益结构中的位置可以直接传递,从而让自己社会位置传递给子女,但子女要去维护也不容易。
比如说王健林可以把钱全部砸给王思聪,把万达总裁的位置给他继承,甚至可以把利益网络全部交给他,但是他不可能把他自己的能力传递给王思聪,二世祖之类的人迟早会败光他父母的钱,说不定还会社会位置断崖式下跌,所以他仍然需要教育去获得继承这个利益结构的的资源和能力
(PS:这里只是拿王思聪举个例子,有点夸张,没有贬低他的意思,其实仔细去观察王思聪的做法,以及一些理性判断,他有些地方还是做的挺好的)
对于中产阶级来说,情况更是这样
中产阶级的社会位置,除少数具有强大自我教育能力的人外,更多是依靠学校教育(读了名校),或者偶然运气陷入了某个利益结构里(城市拆迁暴富等),这里面的竞争非常大,最多让子女可以享受到一点自己的社会位置红利,很难把这个社会位置传递给子女,而子女要维护中产阶级的社会位置或在阶层上有所突破,必须依靠教育就获得相应的筹码和能力。
所以此时我们再谈论教育无用论就显得很可笑了
谈谈应试教育
再来谈谈我们所说的应试教育,那些在高考当中能力考高分的人,其实只是超常发挥了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这些“智商”中并不那么厉害的能力,很可能他只是学到了一堆死的知识,碰到现实问题就没法了,更别谈创造性,他可能最擅长的就是做一个学别人东西的好学生。
但是,这些能力不恰恰也是那些有创造性的人应该具备的具备的吗?应试厉害的人可能没有多高的素质,出了社会或许是一个平庸的人,但素质很高的人不至于怕应试。
和社会一样,教育也是分层的,我们所谈的“素质教育”代表了中产以上阶级的趣味,根据相关研究,培养一个在社会利益结构上位于上层的人,着重的不是知识,而是洞察能力,表演能力领袖气质,整合资源能力,操控能力创造性,人格魅力的,这些很重要,也是有志于“做大事”的人追求的能力,要把它渗透在普通的学校教育上明显不合实际,那是其他三项教育需要负责的事情。
对于只能靠学校教育的竞争获得一个具有优势的个人初始社会位置的人来说,应试能力并不比这些数字不重要,在考试前或许更为优先。
一个人的自我教育和家庭教育相当重要,他们是在学校的教育竞争中胜出的重要基础,也是未来获得社会位置的有力依托。
当然,在这里,对于家庭的教育资源并不能简单理解为物质条件,和用钱堆出来的那些东西,这些有关父母的素质,培养孩子的意愿方法经历,以及对孩子的智力发展,心理成长人格成长的了解。
以我为例,我父母教育方法还是偏更传统一点,最近在看武志红的《家为什么会伤人》,也是印证我观点和经历的一个过程,我能感受到父母的一些教育方法对我所造成的深刻影响。
一直觉得我生命中缺乏那股野性,这个和从小父亲对待我的态度方法有关,在这里不是怪我父母,因为在他们的那个位置上,他们的教育方法就是那样,这个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在这里只是想借自身经历说明几点东西
这里要顺便提一下我舅,他对于这一块还是比较注意的,在我迟来的青春叛逆期时,我会很多东西只愿意和他说,他能给我积极的回应,也总是支持我去做一些事情,这对于我的自我教育能力和综合素质都是有影响的。
谈谈优势积累
里面有一段话很打动我
人们是需要触感来激发求知欲的,如果我们能够在现实中感觉到知识的存在,以及他对解决实际问题或内心困惑的效果,我们的求知欲就会不断良性循环。
一个人如果从某次知识汲取中获得了快感,就会激发他寻求更多同类型的快感,相对于不能体验这种快感的人,他就会获得一种加速度的优势积累,这一激发机制适用于任何社会形态,而在今天这个快速变动的社会,知识以极快的速度更新,对这一机制的依赖就更甚,坦率地说,人们越是处于底层,越是无法获得这种快感
自己认真回忆了一下,在自己自我教育能力还不够发达的小时候,那时候对于书本是一种很冷漠的态度,并没有体会到所谓知识的快感,但是随着自己自我教育能力越来越高,体会到那种成长的快感之后,就不想撒开手了,根本停不下来了,就像笑来老师所说的,学习知识是会上瘾的,确确实实就是这样。
回到上文之前讲过的,教师、工程师,公务员家庭出产的高考状元,这些职业的一大特点是他们都是知识改变命运的典范,无论过去与现在,他们对于知识都有生动的触感,因而会把优势积累的机制在下一代开发出来。
家庭所具有的不同审美,对于孩子来说也有着截然不同的作用,那些对于智力提升有着非常清醒理性的意识的人群,往往更偏向于有永恒魅力的经典,因为他们和他们的孩子所掌握的每部分知识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都不会失效,这种审美差异将会延期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于是最后就会区分出两种人,一种淡定自信优雅,不经意间就流露出广博,一种踟蹰,惶惑,浮浅,总是对于未来充满顾虑。当这两种人碰在一起,后者就会发现,对于前者而言是一种直觉的东西,对于自己却是苦学而不得的,这就是为什么有出身底层的年轻人会慨叹:“我们努力想实现的目标,原来只不过是别人的起点。”
最后
关于教育,讲的差不多了,写这篇文章更多还是有感而发,看这个专题的时候确实就是一个印证自己观点的过程,还是很有感触。
知道这些东西对我来说有什么作用呢,我觉得是让我更好的理解了教育,更加懂得了自我教育能力的重要性,也清晰地知道了自己所处的位置,知道未来要怎么去把控。
罗曼罗兰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仍然热爱它。”
这就是当今教育的一些真相,或许会有一点点残酷,但是它是事实,而接受事实才是更好的自我成长的基础,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带来启示。
(PS:文章所谈及的任何关于阶层问题,并没有任何歧视低的阶层的意思,只是很客观的在描述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