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危急之时,只有在己者靠得住:《曾胡治兵语录》论“兵机”十一条
@[民国]蔡锷[原辑]
@笑独行[摘编]
1.兵者,阴事也。哀戚之意,如临亲丧;肃敬之心,如承大祭,故军中不宜有欢悦之象。有欢悦之象者,无论或为和悦,或为骄盈,终归于败而已。田单之在即墨,将军有必死之心,士卒无生还之气,此其所以破燕也。及其攻狄也,黄金横带,有生之乐,无死之心,鲁仲连策其必不胜。兵事之宜惨戚,不宜欢欣,亦明矣。
2.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国藩于此数语,常常体念。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惟荀罃之拔偪阳,气已竭而复振;陆抗之拔西陵,预料城之不能遽下,而蓄养锐气,先备外援,以待内之自毙。此善用气者也。
3.日中则昃,月盈则亏,故古诗“花未全开月未圆”之句,君子以为知道。故余治兵以来,每介疑胜疑败之际,战兢恐惧,上下悚惧者,其后常得大胜。当志得意满之候,各路云集,狃于属胜,将卒矜慢,其后常有意外之失。
4.危急之际,尤以全军保全士气为主。孤军无助,粮饷不继,奔走疲惫,皆散乱必败之道。
5.凡危急之时,只有在己者靠得住,其在人者皆不可靠。恃之以守,恐其临危而先乱;恃之以战,恐其猛进而骤退。
(以上曾国藩语)
6.兵事决于临机,而地势审于平日,非寻常张皇幽渺可比。
7.兵分则力单,穷进则气散,大胜则变成大挫,非知兵者也,不可不慎。敬则胜,整则胜,和则胜。三胜之机,决于是矣。
8.熟审地势、敌情,妥谋分击之举。或伺敌之缺点,蹈瑕而入;或挈敌之重处,并力而前,皆在相机斟酌。惟临阵切忌散队,切戒贪财。得胜之时,尤宜整饬队伍,多求痛杀。军务只应以一处合围以致敌,其余尽作战兵、援兵、兜剿之兵。若处处合围,则兵力皆为坚城所牵缀。屯兵坚城之下,则情见势绌。
9.用兵之道,全军为上策,得土地次之;破敌为上策,得城池次之。古人必四路无敌,然后围城,兵法所谓“十则围之”之义也。
10.一年不得一城,只要大局无碍,并不为过;一月而得数城,敌来转不能战,则不可为功。
11.荀悦之论兵也,曰:“权不可预设,变不可先图。与时迁移,随物变化。”诚为用兵之至要。
(以上胡林翼语)
笑独行编注:以上语录系摘自清末民初蔡锷辑评《曾胡治兵语录·兵机》(据中国画报出版社2013年5月初版《曾国藩箴言录》之《治兵语录》,其所据底本为上海振武书局1917年刊行本)。
【凡危急之时,只有在己者靠得住:《曾胡治兵语录》论“兵机”11条_摘编:笑独行_体面杂志(笑独行的和讯博客)2015-7-25 14:43:20】阅读(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