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这首诗是苏轼第一次离京赴任,与父亲及弟弟离别,兄弟情深,苏辙一直送到郑州,才依依不舍分开。苏辙作《怀渑池寄子瞻兄》,苏轼作诗应和。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五年之前,苏家父子三人赶考途中,曾路过渑池,兄弟二人曾宿僧房,并作诗提壁上,五年后因缘巧合,再次路过渑池,作诗赠苏轼。苏轼应和“泥、西"以回应弟弟。
人生忙忙碌碌到底留下了什么,应该就像那飞鸟在雪地上踏下的足迹,不久就了无痕迹。虽然人生无常,有各种挫折与苦难,不要惧怕,困难终究过去,雨过终会波平浪静。
这是苏轼一贯的人生态度,豁达磊落,以出世的态度体察世事。正如晚年他贬谪到海南,写道: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