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别人的故事,悟自己的人生

阔别多年,我再次踏入“大健康”主题征文颁奖活动的现场。过往类似场合,获奖感言常被程式化的“努力”、“煎熬”与“感谢”填满,听多了,难免觉得浮于表面,言不由衷。

今日却不同。所有的分享都紧扣“大健康”的核心——如何经营健康丰盈的人生。而写作与文学,被大家不约而同地奉为支撑这健康的关键砝码。其中,小娟的故事,如同一枚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的涟漪久久不息。

文学的种子,早年萌芽

小娟自小就痴迷文字。小学时,她的文章便常被老师当作范文诵读,那份最初的肯定,悄然在她心中埋下了自信的种子。大学她选择了音乐,毕业后顺理成章成为音乐教师。最初的几年,教书之余,笔耕不辍,文学的梦想仍在呼吸。

迷失在物质的陀螺里

然而,时代的洪流裹挟着物欲奔涌。目睹身边人“下海”致富的风光,她心旌摇曳。更高的物质欲望,像无形的鞭子,驱赶她辞去教职,投身商海。为了更快地堆积财富,她身兼数职,最高峰时竟同时打着四份工!生活成了上紧发条的陀螺,披星戴月,日夜奔忙。

“富婆”的光环确实如期而至,房车俱全,人前风光。但代价是沉重的——她亲手将写作的笔、文学的梦,彻底尘封,抛向了九霄云外。她以为,这条金光大道将是她人生的终极风景。

命运的雷霆与孤岛的回归

三十五岁,一个晴天霹雳猝然炸响:乳腺癌晚期,病危通知单像冰冷的刀片,瞬间割裂了所有幻象。厄运并未止步,两次凶险的脑出血接踵而至。巨额医疗费几乎耗尽积蓄,昔日的“成功人士”更沦为旁人眼中可怜的反面教材。

在痛苦与绝望交织的至暗岁月里,她本能地伸手摸索,再次抓住了那支久违的笔,翻开了尘封的书。“当我的外部世界轰然坍塌,我退回了文学这座孤岛。”她平静地回忆,“天地固然小了,我却得以在这有限的心灵空间里,进行最精微的耕耘。在人生最低谷,在毫无外在期待之时,写作、文学,成了我确认生命值得的唯一方法,是我能抓住的、最后的救命稻草。”

文学的救赎:身与心的双重治愈

自此,她一手紧握治疗的希望,一手紧握文学的微光。令人惊奇的是,病情竟奇迹般趋于稳定,身体也日渐向好。更可贵的是,她在写作的园地里辛勤耕耘,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作品屡获认可,精神世界也走出了深谷。文学,不仅滋养了她的健康,更完成了对她灵魂的彻底救赎。

小娟用近乎平淡的语调讲述着这惊心动魄的人生历程。全场寂静无声,仿佛被这沉甸甸的生命力量所凝固。沉默持续了许久,久到能听见呼吸与心跳,然后,雷鸣般的掌声才猛然爆发,经久不息……

听别人的故事,悟自己的人生。 小娟的沉浮,像一面明镜,映照出“大健康”的深邃内涵——它不仅是身体的康泰,更是心灵的安顿与精神的富足。那支看似轻盈的笔,那方看似虚幻的文字世界,竟能在生命大厦将倾之际,成为最坚实的支柱,托举起灵魂的重生。这砝码的分量,足以平衡命运的无常,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