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若有一颗没有苦痛的药片,或许我早已消失在这个世界
好像,所有的东西都在变坏。
你说不出来为什么,可是现实和你想象的一定是背道而驰的。
我记得我在年少时候看过一句话,是北岛在《波兰来客》里写的,他说“那时我们有梦, 关于文学, 关于爱情, 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 如今我们深夜饮酒, 杯子碰到一起, 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而终于,似乎我也来到了这一天,关于放弃文字,放弃理想,放弃穿越世界的梦想,梦想破碎,生活一团糟的这一天。
说真的,现在的我,几乎一无所有。
相比于金钱的贫瘠,我的精神更是贫穷。
这一年的点点滴滴,磨灭了我对生活的所有希望,现在的我,犹如一头困兽,对这世间似乎是为生存,但实际随时想要死亡。
生活对于我而言,没有任何意义。
这一篇文章会充满了负能量,充满了哀怨的情绪,因为这是我近一年的状态,我让自己活成了曾经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网络最初的美好,再于它的陌生,在于不相知。所以我们愿意倾诉,愿意写下自己的故事,可是兜兜转转一大圈,在各大运营平台为了获利的时候,我们的隐私再无迹可寻。QQ空间,微信朋友圈,快手,抖音,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微博……这些所有的社交平台几乎全部打通,我们也几乎再没有秘密可言,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为你评论的就是你的某一位家人,或者某一位朋友,而你最不想让他们看到你的状态。
这么多年,我终于知道,原来越长大越孤单这句话真的是对的,因为让人们懂得越多,自己的主观意识就会越多,随后,就没有人在愿意听你说什么,在你想要倾诉的时候,他们只会一遍又一遍的打断你的倾诉,然后跟你强调他们的观点,至于你最初想要表达的,早已经不再重要。所以我开始厌恶这个没有聆听的世界。
说真的,我现在厌恶一切东西,包括感情,包括友情,甚至也包括亲情。
我永远记得两个日子,一天是2010年的6月3号,而另一天是2018年的2月24日。
八年前我失恋,八年后,我再次失恋。
但相似的是,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过程,但在这两天,我关起了对这个世界的门。
一切都很乱,甚至我不知该如何说起,因为没有一件事,能让我感受到幸福,这一篇文章的目的不是为了宣扬,不是为了炫耀,仅仅是为了找一个没有人在的地方,让我看看自己心里的苦。
看看我这半生荒唐。
2.后来我才知道,一切痛苦的根源早已在几十年前就注定,可笑我还想着战胜命运
先从所谓的亲情开始说吧,因为不管怎么样,这才是真正的根源所在。
我的心里有两个我,一个爱着这个世界,有着真善美,这是这么多年读书的我。另一个我不能说心理阴暗,可是我对世界时刻保持着失望的状态,随时想要逃离或者反击。
我的家庭是重组家庭,母亲与前夫离婚,带着一个9岁的姐姐与我的父亲在一起,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母亲已经31岁,而父亲隐瞒了实际年龄,说给母亲的是31岁,但实际上已经38岁,你没有看错,我的父亲大了我母亲7岁,而这也是一切悲惨故事开始的根源。
关于隐瞒年龄的事情,据说刚离婚的母亲找人算命,后半生要找一个与自己同年龄的人才算顺利,而这一切被母亲的一个远房姐姐告诉了与她一个村的现在的父亲。父亲家贫穷,身为家里最小的第五子,家里一贫如洗,上边三个哥哥均娶不起媳妇,后终生未娶,而另一个哥哥早年身亡。当父亲得知母亲离异改嫁的消息时候已经38岁,后隐瞒年龄用一辆破毛毡将母亲娶回了家,而关于母亲下嫁的原因也错综复杂,有带着9岁姐姐当时的无力感,也有家里父母想要彩礼为兄弟娶亲的强迫,也有父亲看起来似乎符合的假象,最终造就了所有的错误的开端。
一年以后,我出生了,这一年母亲32岁。
父亲的性格,固执,脾气不好,且懦弱。
母亲是一个强势,执着,脾气也不好的女人。
从我记事开始,我的印象里都是母亲的辛苦与父亲的疏离。
母亲像一台机器,永远在运转,每日清晨当我醒来的时候,母亲早已下地,年少时候,我从未起床超过6点,绕是如此,我几乎也未曾见过母亲跟我一同起过床,她大概在4点半左右就已经起了。
一般来说,在6点的时候她会来叫我起床,因为这个时候在她看来已经很晚了,而我赖床最多也就是到6点半,这已经是母亲的容忍极限了,再晚了不是招致一整天的责骂,就是一顿棍棒加身了,在我20岁前,出去小时候没有记忆的日子,我在家的所有时光,我几乎从未有起床时间晚于7点的,这也直接导致了在大学时候我听说起同学在家都是中午十二点起床而感到不可思议,并对恋人超过下午两点还不起床表示震惊及不能容忍。我犹记得,因为此事,我与恋人争吵过好多回,后来我虽理解,但这么多年的习惯早已深入骨髓。
母亲永远都在忙碌,早上四点钟起来浇水,一直到六点多回来叫我起床,做饭,吃饭,八点再次下地开始除草,一上午劳作后中午十二点又开始放羊,一直到下午两点回来做饭,吃饭,三点钟又出去除草,种地,浇水,一直能到晚上九点,然后再次放羊放到十一点,回来后草草吃些东西,就睡了,第二天,再次重复。
从我记忆开始,母亲一直在忙碌,一天二十四小时,几乎有接近二十小时她不断的在劳作,偶然也有闲暇时候或者天气不好时候,不能外出时她就在家里收拾,收拾东西,洗衣服,拖地,收拾家,几乎是没有停歇的。
父亲长年在外,一年回家的次数也不过两三次,一次两三天而已。可是父亲在外也并不是在打拼赚钱,父亲这个人脾气不好,又不会为人处世,一辈子都很吃亏,在外自然也没有好工作。早些年在煤矿下井,后来年龄大了干不动了就被单位分配到了车队下夜,也就是看大门。因此工资一向少得可怜,在2000年时候一个月也就几百块而已,一直到2015年以后,工资也就两千而已,但父亲知晓,家里负担一直很重,家里有我跟姐姐上学,后来还来了哥哥,因此父亲在上班之余也捡些废铁去卖,略有补贴。
父亲在外其实也一直很辛苦,这是我后来长大后才知晓的。
但小的时候,也没有太多理解,总觉得和他很疏远,因为上学的缘故,我一年与他也才能见几天,印象很少,唯独的印象也就在于他每次回来会给我带一双蓝猫淘气的运动鞋,和一包不算很多但在那个时候于我而言已经很奢侈的喔喔奶糖,真的记忆很少,甚至于在我快八岁的时候,依旧不能认得自己的父亲。
包括长大以后,一直到我二十四岁,对父亲的印象依旧很少,这么多年里,总觉得扶养长大的只有母亲。当然,我对父亲不排斥,只是确实印象较少。
小时候语文很好,写日记和写文章总能侃侃而谈,获得老师称赞,唯独再写父亲的文章时,总以空白收场。
3.所有的事情,都有因果在的,没有人能够逃脱或者避开。
其实本该是平淡的家庭,但故事的转折点在于我的家庭是重组家庭,家里除却父母与我之外,我还有三个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两个哥哥,一个姐姐。
姐姐是看着我长大的,因为她随着母亲嫁给的父亲,而母亲太忙了,因此小时候的我几乎都是她来照顾的。而大哥大约在我十二岁来到家里的,早些大哥被骗入传销组织,没有人肯帮助他,后来我的父亲陆续给打了好几回钱,结也是从这里开始。后来大哥找了对象,但亲生父亲不闻不问,以至于后来分手,第二年又有了对象,对象怀着孕却依旧不被关心,走投无路的大哥再次来找到了母亲,也就是那年大哥来到了我们家,并将姓改成了父亲的姓。
大哥刚来的时候,家里很穷,几乎用了所有的钱为大哥娶了媳妇。但紧接着大嫂生下了第一个儿子。那两年家里过的十分艰难,嫂子年轻,才十九岁。两个人一贫如洗,没有工作,还拉扯着孩子,父亲长年在外,母亲在操持着一大堆农活的同时还要照料嫂子。而大哥大嫂又年轻气盛,两个人矛盾重重,我对那几年唯一的印象就是吵架,无休止的吵架。甚至于大年三十的时候她们两还在吵闹,吵架声离家很远依旧能听得到,初一的早上嫂子的眼睛里一片红,而大哥的脸上也满是淤青,他们在前一天晚上刚打过架。
有一句俗话叫做“家和万事兴”,可是那个时候的家里,处处硝烟,还夹杂了一句“贫贱夫妻百事哀”。
而关于姐姐,除却小时候她带着我成长的那几年,后来的很多年我们仿佛一直都是疏远的距离,不仅仅是我们,是她和整个家庭保持着疏远,或者说,她从未真正觉得,这是属于她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