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城市,中国人的记忆里有着太多的故事。30年来,改革的利刃让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距离,越来越遥远,或者说,城市化进程让太多人失去了对故土的情感。许多人涌进城市,而大同小异的城市生活,也成为太多都市人想要逃离的悬崖峭壁。
究其根本,是因为被商业和经济主导的城市,始终缺乏一些人文关怀的光辉。比如那些被视为城市精神地标的书店正在逐一倒闭;那些古旧的,散发着民俗气息的古建筑物,难逃被翻修或拆迁的命运;那些承载着民众信仰的教堂,也经历着尴尬的困境;那些曾经火热一时的艺术场所,也终将在商业化的浪潮中渐失独特的定位。
就这样,大地上的一切,被修整得面目全非。人们想要塑造自己心目中的天堂,却忽略了在心灵深处营造更为精深的宇宙。
生活在这个迷失的时代,人人都在行走,人人也都想要逃离。当有灵的活人有一天发现自己置身的土地,并不是安息之所,人们这才想起了重新寻找和发现另一座城。
范学德的新著《最想活在这里——走过全球最宜居住的城市》,就是关于“另一座城”的旅行日记。在这本书中,他记录了这些年来,他在墨尔本、维也纳、温哥华、多伦多、卡尔加里、悉尼、奥克兰与阿德莱德等八个城市的所见所闻。他的文字简洁、干净,没有过度煽情,也不掺杂主观臆测,饱含温情和爱。对于我来说,这八个城市我目前都无缘前往,囊中羞涩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但是,或多或少,在我对西方文明有限的了解中,我想这些城市之所以被英国经济学家信息社评为“全球最宜居住的城市”,除了有着良好的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更重要的是,民众具备的素养以及在生活细节中培养出来的文明素质,让这些城市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诚实地讲,在范学德的文字中,我对这些城市的风景和建筑,很难获得直观的感受。文字所能传递的信息,毕竟不如摄影、视频等更为清晰。据说,当下很多旅游类网站,各大旅游景点为了吸引眼球,不惜一切代价将这些景点照片进行PS,之后上传网络,等游客去后,才有遗憾之感,实景与照片落差太大。这充分显示出这个时代的问题:如果只用外在的美引导自己的脚步,注定会遭受损失。
于是,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就已经做好了准备,不企图让自己陶醉在“纸上的风景”中,我知道这是短暂的自我麻醉,如果我想看,网上有太多关于这些城市的照片和影像作品,但那不是我关注的核心,我相信也不是范学德写作的核心。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却似乎出其不意地领会到了这本名为旅游笔记的书中真正要传达的精神,它就是这个时代最为稀缺的精神,诸如友爱、平等、宽容、尊重、美善,以及这一切背后最为重要的——信仰!
是啊,信仰才是一切行走的力量之源,是一切审美的基石,是所有风景背后的那一双创造的手。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写下自己在这些城市与不同朋友的相处,在他们之间的交往细节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被上帝的光照亮的生命,其本身具有的那种温暖和真实。他写了自己在墨尔本参加的一个以年轻人居多的营会,和很多80后交流的感受,“我很佩服这些年轻人,他们虽然这么年轻,却那么敏锐地看到了社会生活中的幽暗。以前,我觉得80后只追求实惠,没想到他们想得看得很远很深。” 范学德捕捉到城市背后最为核心的元素就是“人”,如果失去了对人的关心和悲悯,城市和风景就都失去了价值。在这本书中,我们会读到中国留学生的生活,会进入艺术家的心灵,也会闯入神圣思想的殿堂。
他写在城市风景背后,辨认出的上帝的指纹,“这一切都在告诉我,心灵的安宁不是除掉苦难,更非免去挣扎,而是即便在苦难与挣扎之中,也把心安顿在爱之中,唯有那爱才能使灵魂安息。”
读到这些富有哲理和终极关怀的文字,我的心灵深受触动。那些有爱、有信念的文字,分明是要给负伤的心灵一碗药,可以消肿止痛。我想,这本书已经完全超越了旅游笔记的范畴,而是关乎我们心灵成长的自由之路。这是很多纯文学作品都非常缺乏的。中国当代文坛也出了不少关于旅行的读物,如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再如易中天的《读城记》,不同的文本也的确捕捉到各自旅行过程中的人文视角,但我读后,顶多是对作者的观点产生共鸣,却难以将遥远的历史和当下的我联系起来。
我想,一本有意思的书,一定会竭力帮助书前的你,在书里的故事和脉络中,找到你自己。不是别人,不是城市,不是风景,而是你自己!正如范学德所说:“一个城市就是一个世界,走过它,就是打开心灵的一扇窗户,并在心中建造一个新天地。当我用‘心灵’来写下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时,这些城市就成了一条路,它通向我自己——一个重生的新我;同时也通向上帝——耶稣基督。”
近年来,富裕起来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地选择去国外旅游和度假。他们去不同国家的旅游景点,可能更多的是一种观光和消费心态,却很难真正了解每一座城市背后的文明的痕迹。范学德的《最想活在这里》,以及他较早出版的《细节中的文明》、《活在美国》,可以帮我们采集到文明背后的种子。是时候了,信仰赋予行走的力量,当心灵在爱中相遇,每一种行走,都能带我们通向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