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在这里声明,这里的所有观点都是主观的,没有贬低《哪吒》这部影片的意图,相反,我很开心看到中国的原创动画片能够走出国门,获得成功。
但在喜悦之余,我们也要思考,这可以称为国产动画的复兴吗?
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不能被眼前的成功迷惑了眼睛,因为中国动画的未来还任重道远。
中国的动画片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新中国成立后迎来了高潮,著名的作品有《大闹天宫》,《孔雀公主等》。
文革十年过去后,中国的动画迎来复兴时期,这个时期的作品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哪吒闹海》、《黑猫警长》、《女娲补天》等一系列优秀的作品纷纷涌现。
但从九十年代后期开始,中国的动画片开始有衰落的迹象,很多动画片粗制滥造,观众对此也感到失望。
《哪吒》的票房是中国动画片史上最高的票房,冲上了世界电影的前十排名。
对中国来说,这不仅是一部动画片电影,更是中国电影的荣耀。
但在这一直升高的票房之下,《哪吒》这部电影真的可以当得住吗?这会不会给我们一个假象,那就是中国动画电影复兴的时候真的到了?
在几十亿票房的时候,这或许是真实的水平,但在一直升高后,这不免多了很多水分,因为很多人是“二刷三刷”,当然,这也是我们国人对于这部电影寄予的期望,因为这是唯一一部登上世界电影票房前十的的中国电影,国人希望它能争一口气,给中国电影争一口气。
我们要谈的是中国动画片复兴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获得成功的中国动画片中看到同样的因素,那就是:文化内核和民族特色。
从《哪吒》的成功,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中华文化的成功,《哪吒》电影里展现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特色,比如说这部电影的背景是中国的神话传说,很多的情节都是国人从小熟知的,这引起了国人对于自身文化的共鸣。
《哪吒》的成功,也是中华文化的成功,是中国软实力提升的体现。
所以,《哪吒》虽然在很多方面还有待提升,但是整体来说,《哪吒》是中国动画的一次复兴,这是一次中国动画的转折,也是一次成功的文化输出,扩大了文化影响力。
在未来,我相信并且希望中国的动画作品会越来越多地关注自身文化,挖掘中华文化的内核,展现民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