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小程序 游戏 社交 平台 变现
小程序生态在18年初算是爆发了,大家都盯着看。跳一跳火了一波,这几天旅行青蛙更是火,全民养呱。
他们都很轻,都是游戏。只不过一个在小程序生态内,一个没在小程序生态内。做游戏原画的基友由此开始想象要做独立小程序游戏了。由此我们展开了一些讨论。我也想整理一下自己的想法。
张小龙开年的微信开发者大会上面说了个金句
小程序没有太火,我们很庆幸
大家一直津津乐道微信团队的克制和产品哲学,小程序不断发力,大家都对其充满了想想。但目前看来,做一个小程序游戏,能不能赚钱,怎么赚钱?好像并没有很好的答案。
我自己认为,小程序肯定是可以变现的,只是现在微信没有开放不希望小程序能够变现,因为变现通常是和用户体验相背离的。如果抛开微信目前对小程序的限制,那么公众号那一套变现方式全都可以在小程序中复制,硬广、软广、打赏、引流等等。那微信会不会一直这样克制下去呢,腾讯爸爸会不会一直不给肉吃呢。我觉得不会,因为小程序再怎么说都是微信团队举腾讯之力打造的平台,平台的思路肯定是要创造良好的生态,然后让其寄生者赚钱,平台分利。除非微信不想让小程序成为平台,可能吗?小程序都对标App Store了。
所以,现在做小程序,是值得做的,如果有了流量,总有一天可以变现,互联网的法则 流量=钱 依旧是存在的,微信喜欢玩哲学,也许他们只是还没有想好以一种怎样的有逼格的方式让自己的平台及用户能够赚钱,同时又不失风度。
再回到基友想做的小程序游戏,小程序适合做什么样的游戏,小游戏,小字很重要,和小程序的小一样,强调的是轻量化,放到游戏上来说的话,小游戏的优势主要是微信生态内的社交流量,因此游戏只是社交的辅助,主要目的还是社交,在小程序没有这么火之前,已经有派派之类的游戏化的社交软件。其实轻量化游戏社交的鼻祖应该是校内网开心网时代的全民偷菜,那依旧是我对社交中加入游戏元素的理想模型(插一句,支付宝的种树也是偷菜的复制,如果这两天支付宝能够把青蛙这波跟上,偷菜偷能量变成偷好友家门前的叶子,也许能打造个蚂蚁森林2.0?)。所以我认为哪怕没有小程序这个生态,在陌生人之间通过轻量化游戏来破冰,陌生人变熟人,已经有无数前辈尝试过了,没做过调研的猜测,效果并不好,陌生人破冰这件事本身就太难了,有这么容易的话,我朝的约火包行情肯定还会更红火。能够陌生人变熟人的,还是带有沉浸感的重度游戏,比如说农药送皮肤带妹上分,想要往约的方向走是蛮容易的。
既然以社交为主的小游戏不看好。那么小程序里面的游戏是不是就没机会呢?好像也不是,我觉得小程序的终极目标还是形成工具,可以类似王者荣耀助手之类,把重度游戏中的社交元素剥离出来,现在的游戏都要求沉浸感,当年打魔力宝贝石器时代那种回合RPG,刷图=聊天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把社交因素剥离出来以后,在一群围绕一款游戏玩的重度玩家群内,小程序展现相关的游戏信息,我认为这是一块可以想象的空间。
然而...我tm又不是做游戏的,我想这么多干吗。我还是继续去看hadoop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