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6日,一则关于双胞胎女童失踪的消息刷爆了我的朋友圈。是一位母亲带着双胞胎孩子在青岛市西海岸新区万达公馆私人海滩游玩,然而孩子不幸失踪,母亲报警寻找的事件。
在最开始是几张寻人启事的图片,一段时间之后变成了一些青岛本地公众号及北京公众号。然后政务平台的消息同样被占用,且不说黄岛、青岛的政务平台,就连远在青岛市西北边陲,几达渤海的平度市新河镇的政务平台也发布了相关的寻人消息。到了晚上,央视新闻的微信公众号也出动了,发布了相关事件,以及两名儿童不幸遇难的结果。到8月7日一早,诸如新华日报、大众日报等官媒微信平台,也发布的相关消息。
令我无法理解的是,如此多的媒体,乃至政务平台关注的原因何在,关注此事件的背后有着哪些价值取向,媒体的未来又在哪里。
北京人,青岛市,双胞胎,海滩无一不是爆点
现在的微信公众号,即使是官媒、政务平台,也有相应的kpi考核机制,每个月出了多少推送,平均点击、平均赞数、平均评论等等都有排名和绩效,关乎领导面子、单位荣誉、自身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追逐热点已经变成了一种必然的行为。为了点击量,这些看似正经的官媒、平台也在追逐热点,炒高热度。
回到北京人在青岛失踪这件事上,由于青岛峰会刚刚召开;而平等的北京人在哪都受到比其他地方人更平等的待遇;双胞胎则意味着一个不常发生的情境,同时失踪则更易牵动人心;今夏酷暑难耐,无数坐在空调房里的白领向往着海滩避暑。这么多重爆点因素的叠加,那么很容易炮制出一篇10w+的文章。在到目前为止可以看到的东西中,大多数文章在介绍完事件后紧接着进行防溺水的教育,然而这种文章,似乎更应该发布在平时,而不是悲剧之后。而矛头更应该指向没有安保措施的海滩,不遵守规则的游人,而不是不够负责任但已经受到了无比伤害的母亲。
而在我们转发的过程中,尽管这当中并没有什么有价值对东西,对我们个人的意义几近于0,但不妨碍大众对这种或自己美其名曰公益、实则是对这个可怜母亲可怜家庭的伤害。这或许这某种意义上,也反应了大众力量的巨大、不受约束和需要引导。
媒体还有没有未来
还记得之前看的一个说法,中国的调查记者持续减少,仅剩三百余人。
就我国的环境而言,调查记者的确是一个吃力而不讨好的东西,但是调查记者,却往往才是真的社会良心的所在。各行各业,都只有经过足够调查,掌握第一手、有效的材料,才能有足够深入的思考,进而得出足够高质量的结论。但如今中国媒体界,在多方面压力下,逐步向新媒体领域转移,由于新媒体领域的特殊特点,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媒体人倾向于从事一些短平快的项目,跟风式写作、洗稿式发布,再也没有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气魄,更没有铁肩担道义的决心,嘴上都是主义,手上攥着生意,心中只有利益。这种记者有何颜面再自称社会的良心?不过是金钱的奴隶。
曾经关注过台湾的电视节目,关注的都是些鸡毛蒜皮,家长里短,政论节目则尽显小家子气和岛民心态。曾经的我是如此自豪和居高临下地看待这种鼠目寸光的台湾电视台。然而,现在的我,在头条、微博、公众号上认识了一个比之有过而无不及的,更鼠目寸光的大陆新媒体。我们是一个有14亿人口,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泱泱大国,一群媒体每天关注的点居然会集中在一个毫无代表性而又无甚教育意义的事情上,不禁令人掩面长叹。
希望,至少能有一些人站出来,能多一些人站出来,做一些事实性的报道,而不是对情绪的宣泄,做一些深入的思考,而不是流于表面的口号。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