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花了1小时阅读了59页书《五种时间》,有些书可以看的快一些,有些书值得慢慢品,看完这几个字,我想很多人以为我要写读书笔记,前些年会把书里看到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做一个提炼,甚至手绘思维导图,其实是在享受那个过程。但现在我已经不太愿意做笔记了,是因为我知道,阅读是获取知识的渠道,但阅读本身它不可能改变你,而是你如何把知识内化实践出来才是你人生的决定因素。
以前在职场时,我感觉自己有大把的时间可以蹉跎,每天驱车来回3小时的上班路上都让我觉得生活无望,想起前几天一位创业导师问我,是什么样的驱动力让你想创业,我当时的回答总结起来是,我看到了职场天花板,和我看着别人成功,信心满满的觉得我也可以,今天看完【生存时间】这个概念,想想,其实就是不想自己还算年轻的生命浪费在被动的生存时间里。
创业初期,把大把的时间放在具体的事务上,每天早出晚归,直到有一天,员工的集体离职,我才意识到我做得有多失败,我没有给他们机会成长,甚至我自己都没有成长,我成为了自己企业里最大的打工者,陷入了低水平的勤奋中,但以我当时对创业的认知我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于是周而复始。我越做越累,开始高度怀疑我的创业决定是不是对的,甚至开始怀疑自己,进而开始了自我攻击漫长痛苦的过程,我被莫名的拖进了人生的黑洞,无助,彷徨,自责,自我否定几乎要把我吞噬。
我的人生最灰暗的时刻,但我庆幸我骨子里那个不服输的品质,我开始自救,我不想沉沦在自己挖得坑里,所以,我开始寻找出口,我想,我应该要遇到一些人,做一些事,让自己开始忙碌,让自己重新回到这所社会创业大学重新回个炉,所以,当我看到闺蜜汇打出的【女性创业大学】slogan,我已经被吸引了一半,然后,我看到那句一个人坚持很难,一群人坚持很燃,我就彻底被俘获了,因为我知道,我太需要一个创业型的组织了,我需要在里面学习到更多我认知以外的知识,我需要一群人推动我,从他律到自律拖着自己半死不活的躯体。
王潇的时间管理与人不同,用追悼会的方式看今天你的人生,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你希望墓志铭上写上什么?你希望你是怎样的人?这跟张萌的时间管理有很大的不同,张萌是以当前去推未来绘制人生蓝图,王潇以生命终点去推现在,但后来发现其实底层逻辑是一样的,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是你时间管理的底层代码。
说回我那个半死不活的生存时间里,每一天我好像都想抓取外界的知识也好,动力也罢,但是当抓取越多越迷茫,以我的现在去看过去,或许,人必经一段迷茫的人生,才有可能拥有足够的力量拨开迷雾,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我开始绘制自己的人生起落图,我就开始意识到,所有人生的低谷前一定有个自以为是的高光时刻,外界给你的所有反馈,都会让你产生一种错觉,觉得自己是那只能够飞跃如来佛五指山的孙悟空,结果,佛主的一个翻手,你就无法动弹,陷入无尽的困局里,只有你从未放弃过自己才有可能等来【唐僧】来渡你成佛。
然而,人是一种奇怪的动物,想法多到自己都可能觉察不到,而且还容易在困难前自我放逐,因为人都是趋利避害的,这个时候解开我们生存时间的密码有5个
1,分析自己
我是谁?
我擅长什么?
我能为别人提供什么价值?
2,以人为师
很显然,你得去找一个该领域的专家,拜他为师,学习,突破认知
3,训练计划
刻意练习的1万小时
4,对标对手
找榜样人物超越他
5,极度渴望
看完这几条,有没有感觉好熟悉?
我把王潇和张萌的观点做了整合变成这样,所以说,所有事物都有底层逻辑。
我开始去找寻自己目标的过程中,目标就变得越来越清晰,接着发生了一件很神奇的事,时间越来越不够用,我没有时间去焦虑那些过往,我甚至没有时间去自我怀疑,自我攻击和去在乎别人对我的评价,就单单是每天走好脚下的每一步都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因为要弥补那些曾经为失败买单的低维度认知,花大量的时间学习,阅读,写作,与人为师,内化调整认知就这些事就足够占满我全部的时间,我还得把这些装进脑子里重构我的认知体系并践行,哪有那么多时间去想过去,甚至没有时间去想遥远的未来,因为我知道一旦坚定,我就不需要再去想它,我只需要走好当下的每一步,选择A到B点最快的路径最快的速度奔跑。
所以,我说时间管理是什么?就是从A到B点的路径和速度,其他的都是技法。技法好学,心法难悟,你知道了心法或许可以加速好多年,用未来的眼光看今天,而非用现在的眼光看过去。
人生的低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在低谷中开始放逐自己。那些曾经或正在经历的低谷都是让你走向高光时刻的最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