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跟一高中生聊了一个多小时,孩子不愿意去学校,有意愿出国读书,一个小时的沟通孩子对自身的了解更清楚了,知道自己出国留学当前能力还不足,应踏实的学习外语才有可能走出去。昨天和今天又跟一位朋友聊一个新学校的事情,孩子跟不上班级进度,多方了解想给孩子转个新学校,家长为了孩子几乎是什么都舍得。
正当跟其他人聊着时,孩子突然冒出“你就是不关心我,总关心其他人”的言论。这让我着实吓了一跳,这句话不是第一次说,每次问为什么这么讲时,孩子总是说“我看到的就是这样。”
然在我的印象里和心里,当我跟其他孩子沟通时,实际上也会想到自家孩子的事情,才能共情于其他孩子,让他们能轻松的说出心里话。可我家孩子不这样,只说不合时宜的话语、伤人的话语。我的关心是不是有点内涵了?是不是应该非常热烈的表现出来?可我本人不是张扬的人,故而大声喝彩、大声表达、张开双臂大大的拥抱,这些动作或肢体语言无法表达的够,或者说真切。
那这以后,是应该往这方面发展一下,让孩子看到我的关心,知道自己在妈妈心里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