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讀《思考的原理》一書,第一章的主要內容是介紹一個原理“瞭解心靈、靈魂和生命是可能的”。
我也不知道對不對,我們姑且將上述原理看作是一個觀點,然後去瞭解這個觀點,質疑這個觀點,看看會發現什麼?
首先我查字典看看“心靈”、“靈魂”、“生命”在字面上是什麼意思。
我手頭上有的字典是臺灣東華書局初版的《華文詞典》,如果這本字典沒有解釋,我就去百度檢索。
“靈”,形聲字,從玉,相传古代巫师捧着玉以祭神,‘灵’本意为巫。在《华文词典》中灵有六个意思,(一)指鬼神。如:神灵。(二)魂魄。如:灵魂。(三)人的精神、人格。如心灵,性灵。(四)机敏,不呆板。如灵心巧手。(五)神妙的,有奇效的。如:灵验,灵丹。(六)表示对死者的尊敬。如:守灵、灵堂。
从《华文词典》给的“灵”字的解释,我们可以知道“心灵”指的是人的精神;“灵魂”宗教上指脱离肉体也能存在的精神实体;第二种意思是指人的精神、人格,与心灵一个意思,第三种意思是比喻团体或事物中有主导、决定作用的人、事物。如:他是球队的灵魂人物。
“生命”第一个意思生物体维持生存活动的能力,第二个意思是指某种活动所持续的周期。如:政治生命。
查阅百度百科后发现网上对“心灵”、“灵魂”、“生命”的解释更加详尽,对词典的解释是一个补充,如百度百科对心灵的解释引入场的概念。
“心灵(而非灵魂或精神),一个器官,是将动物在生物学的层面上与植物区分开来的分界线。心灵是一个生命场,它是以“场”这样的一种形式与我们的其它器官发生相互作用的;同时,心灵也是一个能量场,它的能量是通过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后转化而来的,并且,这部分能量只会在履行其自身的功能以及在其成长发育的过程中被消耗掉;心灵更是一个情感场,它通过各方面的情感表现出来,心灵不是捉摸不透的。”
回过头来想想“瞭解心靈、靈魂和生命是可能的嗎?”。有人会说想这些问题不是吃饱了没事干吗?我觉得只要不是个机器人,总会有机会对这些问题感兴趣的。
如果了解心灵、灵魂、生命是不可能的,我们人类干嘛要发明出这没多学问,各种宗教、心理学,人干嘛不活得更动物一样?
反过来如果“瞭解心靈、靈魂和生命是可能的” 你要怎麼運用這個原理呢?
当我知道【瞭解心靈、靈魂和生命是可能的】,我不在盲目的相信一些習俗,比如拜神求保佑,燒紙錢、放鞭炮來祭祀祖先,我會選擇去向智慧的人學習,按他們的指引去探究心靈、靈魂和生命的真相。
目前我知道的探究方法是去学习自己的身和心,去发现真相。我相信真相就在我的眼前,总有一天我会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