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没有秋雨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阵寒”,成都今年的秋天一直无雨,被称为西风的秋风也没有,便很难让人感受到凛冽的西风带来秋的味道,好像只有被持续的高温包裹着的盛夏。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想起元朝马致远的《秋思》,在萧瑟的秋风中,游子天涯被秋天的寒冷氤氲着。而成都的今秋长时间的酷热,令人有些心绪不宁,仿佛只有空调的温度才会带来秋天的滋味。

今天早上6点过醒来,天空还是黑漆漆的,干燥的空气令人窒息,期待降雨的心情再一次落空。快六点半了天才蒙蒙亮。准备外出晨走晨练了,我拿着车灯的活页板就出门了。

先沿着沙河走了一圈,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七点左右在麻石烟云的自行车蹬车处蹬了十二分钟,就去旁边的长椅旁练唱练打板。

一边唱车灯《姐妹观灯》和四川清音《小放风筝》,一边想下次外出晨走时,应该把快板和金钱板拿出来练一练打一打。

一段时间一种生活,这种生活仿佛与自己无关,好像就是冥冥之中命运的安排。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学唱川剧,在成都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演出,去峨眉山慰问劳模,去工厂农村演出。后来就不再唱川剧,也不曾提及自己唱过川剧。去年生病后静养中,偶尔去三花剧团听戏喝茶,过起了我曾经看到过的戏迷生活。偶尔也看看四川电视台的川剧,只感觉以前的老唱腔少了,还是以前的唱腔好听。

今年上半年在沙河边看到打快板的爱好者,就跟康老师学打快板和金钱板。每周与他们在院坝文化打快板和金钱板,过了一段时间就放暑假了,等待快学再去。

这学期成华区文化馆的市民课,只有车灯班还有三个名额,想到二仙桥的院坝文化上课有点远,再加上车灯也是四川曲艺,就舍远求近在成华区学习,没再去院坝文化。不过,要想与康老师见面,每周三或周日下午去新华公园,有可能能见到。

十八岁遇见川剧,六十一岁遇见快板和金钱板,现在又遇见了车灯和四川清音,仿佛都是围绕着四川曲艺在走,这一切就是冥冥之中的一种安排。作为一个四川人能与四川曲艺相遇,而且爱上四川曲艺,也是一件幸运幸福的事。

一直没有下雨的成都,银杏叶的边沿被酷热和干旱晒得焦黄,少了往年湿润的嫩黄,哪怕是风吹落地也是满身有生命力的黄。

昨天下午去学校接子宇,站在校门等待,才发现学校的校名是沙河先生题写的。斯人已逝,字体留下沙河先生曾经来过。

今天中午十二点之前,突然觉得想吃火锅了。来到菜市场,老板问我为什么现在才来买。我说天气持续热,没有胃口,今天不管孙子的晚饭,吃下火锅开胃。

与蒲先生在水产区就买了九十六元的火锅食材,有鱿鱼、耗儿鱼和毛肚、黄喉,还有鸡翅尖和鸡脚等。后来又买了棒菜,笋子和豆皮。

快回到锦苑的时候,想起没有买蒲先生最喜欢吃的海带苗,又去了另外一个菜市场。这里的花鸟市场刚散场,还有部分花草没有收捡,那盆鸡冠花引起了我的注意。

小时候,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的鸡冠花,现在养在深闺,成了我的一种回忆。儿子和孙子,他们认识这种花吗?

离开菜市场,发现对面的墙上,南瓜叶已经开始变黄了,有一朵南瓜花还在尽情的绽放,仿佛唱着离别的挽歌。

已经是暮秋了,还没有感受到秋天的影子,好在还有美丽的花朵诉说着别样秋事……

中午的火锅大快朵颐,还漂浮着午餐肉,鱿鱼和豆皮,锅底还有鸡翅尖,晚上再加点棒菜,继续吃开胃火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上午十点半是车灯班第一天上课,我准备九点就出门,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走到成华区文化馆。谁知窗外秋雨绵绵,我准备九...
    卢玉珠阅读 335评论 6 22
  • 成都历史 成都是我国西南开发最早的地区,是全国第一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从有确切记载算起。成都已有2300...
    酒发雄谈笑书生骨相阅读 2,482评论 4 64
  • 最近有点停不下来了,今天早上又外出,去成华区文化馆参加车灯班学习。老师是车灯传承人,九点半的课,老师九点就到了。而...
    卢玉珠阅读 344评论 8 16
  • 听着长声吆吆的川江号子,看到爬在河滩拉纤的汉子,仿佛三千多年前生活在重庆的剽悍巴人便跃然而出。“巴方”在中国最早的...
    雨丫阅读 736评论 0 0
  • 当你埋头工作的时候 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 当你正在玩游戏的时候 梅里雪山的金丝猴刚好爬上树尖 当你奋力挤进地铁...
    北方拐角糖葫芦阅读 921评论 4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