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一次分类中,分类标准应该始终保持不变的选择。
能滚动作为一种新观念,是儿童自己通过主客交互的动作自主生成【其中的主(主体)即指儿童,客(客体)就是各种积木玩具。
对于围棋而言,黑棋子为一类A,白棋子位一类B,围棋子为一类C,其中,A和B就是C的子类,这就是说,C既包含A,也包含B,我们把这种关系简称为类包含。从儿童建构生成的内在认知结构方面讲,我们也将其称为类结构或类观念。对应的,我们将建立在长短、大小、高矮、轻重等顺序化基础上的结构,简称为序结构和序观念。
如果改变标准,同一物体还可以属于另一类别。如,一个苹果,对于南瓜来说,它属于水果类;对于老虎来说,它属于植物类;对于水来说,它属于固体类。
儿童总是依据视觉去分类,也就是说,他们最初总是可以看到一个子类,而相应子类的母类却看不到。在视觉至上的年龄,看不到多半也就意味着不存在,让儿童相信一个看得到的子类居然小于(包含于)一个根本不存在的类,这多少有点儿强人所难。
第一阶段:单元主题故事和单元主题歌 第一板块:七日创世的故事 这个学期我们听过了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故事,在西方,也有上帝七日创世的传说。最早的时候,天地未分,整个世界混沌一团,漆黑一片,什么都看不到。 第一天,上帝创造了光,区分了光明和黑暗,就有了白天和黑夜。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因为上帝生活在天上,他感到很寂寞,所以他需要一些朋友来做伴。 第二天,他又创造了星辰来和他作伴,从此,天空不再寂寞,可是大地上什么都没有。 第三天,他又创造了海洋。可是大地上不可能全是汪洋一片呀,那也太可怕了。于是他又创造了陆地,可是陆地上一片荒芜也不行,总得长了什么好呀,于是又创造了花草树木,大地一片生机。这些植物需要生长,离开离不开空气、水、太阳光。 在太阳光的滋养下,这些生命才能蓬勃地生长。所以,在第四天,他就创造了日、月、节气,陆地上的植物依着节气生长,大地上有了植物。 第五天,上帝又创造了飞鸟鱼,走兽,昆虫,你们看这个世界已经很丰富了还缺点什么呢? 第六天,就创造了人,为这个世界创造了这么多,上帝感觉太累了,他需要休息下,就是每周的第七天,我们也会放假休息。 这个故事中,哪些东西是一类的? 花和草都是植物,飞鸟和走兽都是动物,水果和蔬菜是能吃的,大海和陆地是植物和动物生存的家园。太阳,星星,月亮属于天空;花草树木、动物都是大地生存的,海里面的也能分一类。 第二板块:分享数学绘本 小熊一家人去郊游,遇到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城堡,推开城堡的大门,里面一个人也都没有。但是,有一桌非常丰盛的饭菜,小熊一家人也饿了,便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正在这时,门外走进来20个怪物。只见,这些怪物怒气冲冲地说:“谁让你们动我们的饭菜啦!哼!不如让你们尝一尝木棍的厉害!”小熊一家人害怕极了,有一个怪物提议道:“不如我们先考考他们,让他们猜一猜这座城堡的主人是谁。你们只能提出5个问题。”小熊能不能成功地找到这个城堡的主人呢?那第一个问题她会怎么问呢?你们仔细观察图画,谁来帮帮它呢? 1.那城堡的主人头上有没有尖尖的角?怪物告诉它,有尖尖的角。小熊把有角的(13个)站在一起,没有角的站在一起。 2.城堡的主人有没有胡子?(没有胡子),又把头上有尖尖角又没有胡子的分在一起,是9只。 3.这个城堡的主人身上是花花绿绿的,还是一种颜色?(花花绿绿的),把剩下的 9只分两堆,一堆是身体花花绿绿(5只),一堆是一个颜色的 。 4.城堡的主人是光着脚,还是穿着红色鞋子的?(穿着红色鞋子的),穿着红色鞋子的只有2只。 5.城堡主人是掉光牙齿吗?只见这两只怪物对视了一眼后,其中一个怪物用手赶紧捂住嘴巴,喊着:“不告诉你。” 第三版块:时常生活中的分类 大人和大人一类,小孩和小孩一类,男人一类,女人一类。带眼镜一类,不带眼镜一类。板凳和桌子一类,铅笔、作业本、书一类,都是学习用具。童话书分一类,带拼音的分一类,科学的分一类。
第二阶段:物质分类 第一板块:单因素分类 准备:石头,狮子,小狗,海龟,大树,海豚,老鹰,兔子,金鱼,沙子,竹子,豹子,牛,向日葵,狼,花。(人手一份图片) 分成两堆:1.一类是会动的【狮子,海豚,海龟,牛】,一类是不会动的【向日葵,石头,竹子(风吹后会动,有异议),土】。这样分不明确 2.海底生活的【海豚,金鱼,海龟】,不在海底生活的【狮子,狗,老鹰,牛(海里能生活),豹子,兔子,狼,向日葵,石头(也可以在海底),沙子(海底有),竹子,花,大树】此种分类也不合理。 3.有生命的(生物):海豚,狮子,小狗,海龟,大树,老鹰,兔子,金鱼,竹子,豹子,牛,向日葵,狼,花;无生命的(非生物)是沙子,石头,土。此种方案比较合理。 第二板块:双因素分类 1.把生物类继续分:有腿的:狮子,狗,海龟,老鹰,兔子,海豚,豹,牛,狼;没有腿的:花和树,金鱼(有异议)。此类不合理 2.动物:金鱼,狮子,狗,海龟,海豚,老鹰,兔子,豹,牛,狼;植物有大树,竹子,向日葵,花朵。(根据动物和植物两类分类,并把图片分类贴上去)
第三阶段:物质分类 第一板块:单因素分类 准备:海鸥,海豚,狗,海龟,麻雀,老鹰,兔子,牛,老虎,狮子,燕子,马,小浣熊,羊,猴子,章鱼。 1.按栖息地分:地上跑的有:狗,兔子,牛,老虎,狮子,马,羊;树上爬的是:小浣熊和猴子(它们也可以在地上,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叫陆生动物);海里游的有海豚,海龟,章鱼(海底动物);天上飞的有:麻雀,老鹰,海鸥,燕子(企鹅是鸟,但不会飞。很久以前,企鹅是可以飞的,因为它活在南极,特别冷,需要大量的脂肪保温,慢慢地,企鹅变胖飞不起来了,长久下去,翅膀就退化了。会飞的叫飞鸟类)。 第二板块:双因素分类 细分陆生动物: 食肉动物:狼,豹子,老虎,狮子 食草动物:兔子,牛,羊,马 杂食动物(既吃肉也吃草,还有果子):狗,小浣熊,猴子,猪
第四阶段:物质分类(3) 第一板块:动手操作,讨论分类合理性并命名 按照是否有生命,分为生物和非生物;生物又分为动物和植物;动物分为:陆生动物、水生动物、飞鸟;陆生动物分为食肉动物、食草动物和杂食动物。 准备:冰块,牛奶,石头,冰激凌,油漆,食用油,水,水蒸气,有害气体,桌子。 按形状分:液体:水,食用油,油漆,牛奶;气体:水蒸气、有害气体;固体:桌子,石头,冰激凌,冰块 (冰淇淋天热了会化成水,太阳出来了,雪人会变成水。实验证明) 第二板块:通过实验,观察不同物质的转化过程 最常见的是冬天,我们手中握着雪球,抓着抓着,雪就在手心里变成了水,然后把水洒在地上就蒸发不见了。 把冰放在烧杯里,然后用酒精灯来加热,会看到冰滑下去了,慢慢的变小,最后变没了,还可以看到一缕水蒸气冒出来了。冰块加热变成水,水加热变成水蒸气,这就是冰块,水,水蒸气三者可以互相转化。 第三版块:自主分类,体验不同标准分类结果不同 老师在透明杯子中准备了八种物质,有清水,酱油,米醋,糖,盐,老陈醋,胡椒粉,辣椒粉。请分类 1. 按物质形态分:液体:酱油,米醋,陈醋,清水。固体:盐,糖,胡椒粉,辣椒粉; 2.按味道分:辣的:胡椒粉,辣椒粉;酸酸的:老陈醋,米醋,酱油;甜的:糖;咸的:盐;没有味道:水 3.按颜色来分:酱油是黑的;盐和糖都是白的;胡椒粉和清水(没有颜色,有异议)是浅白色的;陈醋,辣椒粉是偏红色的;米醋是黄色的。 (按不同的依据来分类,结果是不一样的。)
第五阶段:双因素分类 1.单一因素分类;以颜色为标准,以形状为标准,以材质为标准……体会分类标准不同,则分类结果也不同。 2.双因素分类:颜色与形状等。
第六阶段:让生活更有秩序 第一板块:我们身边的分类 我们吃饭的时候,每种菜放在一起,米饭在一个盒子里。包子和。包子放在一起,两种汤在一起 扫帚和簸箕放在一起,油拖和两个小拖把放在一起。 茶杯按有吸管的和没有吸管的来分;有背套的和没有背套的来分;保温的和不保温的分一类;按颜色分:花花绿绿的和一个颜色的分一类;不透明的和透明的分一类;高低分一类;按材质来分,金属材料和塑料的分一类;没有手柄的和有手柄的分一类;有盖子的和没有盖子的;按形状分。除了盖子,圆柱的和上细下粗的分一类。 (生活中还有很多可以分类的) 第二板块:超市的分类 文具,玩具,生活用品,水果蔬菜混在一起,分类整理(梦中想找草莓,因太乱找不到) 第三版块:自己来分类 利用学过的分类知识梳理自己的小书桌,小卧室,小橱柜,餐具,玩具,衣服,等进行分类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