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竽充数

典故

据《韩非子》记载,齐宣王爱听吹竽,又好讲排场。为他吹竽的就有三百人。他常常叫这三百人一齐吹竽给他听。有个南郭先生,根本就不会吹竽,看到这个机会,就到齐宣王那里去,请求参加这个吹竽队。齐宣王就把他编在吹竽队里,并且给他很高的薪水。这位根本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每逢吹竽,就混在队里,拿着竽装腔作势。这样一天天混过去,不曾被人发现。
  等到齐宣王死了,齐泯王接替王位。他和齐宣王不同,不喜欢听大家一起吹竽,而是喜欢叫吹竽的人一个一个地来吹给他听。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只好逃之夭夭,不敢再冒充吹竽人了。

释读

西方谚语说,你可以在某时欺骗某一些人,却不能一直欺骗所有的人。南郭先生不会吹竽硬装做会吹竽,终有露出马脚之时。
  这个故事也说明南郭先生不善于运用良好的学习条件。在齐宣王300人的吹竽队里,与其他299名乐师相处,学习资源还算丰富。但他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满足于滥竽充数,自欺欺人,只能落个逃之夭夭的下场。

要有自己的一技之长,虽然滥竽充数可以风光一时,但是纸张永远包不住火。
时间会记录一起,实践会验证真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滥竽充数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 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https://b...
    翟树纯阅读 5,909评论 0 0
  • 齐宣王傻大个,南郭先生在说谎,滥竽充数不算数,逃之夭夭跑的快,跑得快! 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的齐国...
    愚者愚心阅读 3,119评论 0 0
  • 滥竽充数 【出处】 《韩非子》。 在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个南郭先生,由于他不学无术,又不求上进,所以连饭都混...
    c罗vs梅西阅读 726评论 0 13
  • 【成语】: 滥竽充数 【拼音】: làn yú chōng shù 【解释】: 滥:失实的,假的。不会吹竽的人混在...
    曹老师大语文阅读 514评论 3 2
  • 战国时代,爱好音乐的齐宣王非常喜欢听人吹竽,而且是喜欢许多人一起,声势浩大的合奏给他听,所以齐宣王派人到处搜...
    Kitchen_love阅读 35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