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这本是一种幼小的生灵,整日躲在黑暗的泥土中,藏头藏尾,不敢露面。让人很难将注意力放到它们身上,偶尔见到它们,也不过是因一时兴起的玩弄之心而挑逗它们,但最终也无非被它们那粗笨而粘乎乎的身躯而生出厌恶之心。然而,本书的作者艾米·斯图尔却带领我们经历一场地下冒险,让我们对蚯蚓的认知更加加深了一层,这些细小的生灵对生态系统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们消灭植物致病菌,翻动泥土,改造森林。它们甚至是两次大灭绝事件的幸存者,其中包括了导致恐龙灭绝的那一次,他揭露了我们脚下错综复杂的生物网络,考察了蚯蚓在科学前沿做出的贡献——从有毒化学物质清理到关于再生的研究。
艾米·斯图尔在加州北部拥有私人的毒物花园,已创作多部有关千姿百态自然界的作品,他更是名园艺爱好者,这导致了他对自己房子下方的地下王国充满了浓烈的兴趣,正如查尔斯·达尔文所说的——我们很难找到其他的生灵像他们一样,虽看似卑微,却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起到了如此重要的作用。艾米·斯图尔写下了这本蚯蚓科普读物,他饲养了七年蚯蚓,另外花了一两年了解它们的习性和历史,他在蚯蚓生物学领域里可以说是最有权威的领先者了。
一条蚯蚓,或许并不算什么,但你永远不知道有多少条蚯蚓在你房屋下的土壤中,1万条?10万条?100万条?如果所有的蚯蚓同意一致行动,或许那将是一个灾难。就像罢工的工人一般,它们的力量在于它们是一个整体。它们既看不见也听不到,然而,在达尔文的实验中,他有力地证明了蚯蚓的力量和能力水平。是怎么证明的呢?比如他收集了一把松针,并把它们撒在洞口附近,来观察蚯蚓将会如何处理它们。他并没有停滞于蚯蚓对松针的反应。受着好奇心的驱使,达尔文剪出了很多不规则的三角形纸片,并和它们和松针一样,撒在蚓穴附近。待蚯蚓有所行动后,他对三角形纸片到底是被蚯蚓衔住顶角、斜边还是底边进行拖曳的数据进行了统计。他试图通过这个实验证明蚯蚓的智力水平。
书中的许多记述,令人眼界大开。比如,蚯蚓讨厌芥末、洋葱、橙子皮、肉类、奶制品,喜欢香蕉皮、甜瓜、生菜叶、碎蛋壳;蚯蚓可以断肢再生,但并不是任意的等等。其实在达尔文之前一百年,同是英国博物学家的怀特就仔细观察过蚯蚓。他对蚯蚓的观察与描述是精细的,对蚯蚓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所扮演角色的认知更是惊人的。怀特提到了“存在之链”,链条上蚯蚓地位卑微,却有其不可替代的位置、作用。
在艾米的笔下,不仅有可爱的蚯蚓,还有红尘中透着诗意的生活。“一天夜里我安坐在后院门廊,雾气弥漫,遮住了满天的星星。花园就在我的周围,但我却什么也看不到。在黑暗中,我嗅到了那熟悉的略带咸味的海洋的味道,还有初开的茉莉的幽香。我上楼打开窗户,好让所有这些气味在我入睡时飘入房中。”“花园里可干的事情并不多。我给自己找了一些户外的杂活,让我能继续待在室外——修理藤架、翻动堆肥,像无休止又不明智的家庭主妇移动家具一样,把花园里的多年生植物也移动了一下位置。”这样的生活谁能不向往呢?再加上闲余时间偶尔照顾照顾蚯蚓,这可算是最完美的生活了吧。
希望我们能够善待这些幼小的生命,要知道所有生命都是神圣的,因此每一个活的存有者都有天生的价值,我们必须尊重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