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才刚刚开始,就已经热出天际。这时如果能窝在空调房,那简直不能再爽。但是,空调可是上个世纪才创造出来的,在没有这些制冷设备的古代,人们要怎样度过炎热又难熬的夏天呢?
1.早在周代,人们就懂得利用冰块制冷。每到冬天,朝廷中就有专门负责储藏冰块的专职人员把冰块保存在冰窖里, 以备盛夏时节使用。
可上述方法都是达官贵族才用得起的,那老百姓们都怎么避暑呢?这时冰镇西瓜就要闪亮“登场”了,百姓会用冒着寒气的井水泡西瓜,过了三四个小时后,西瓜就会如同“冰镇”一般。
2.古代没有空调,只能靠扇子纳凉,但古代人已经将扇子使用的出神入化,堪比“黑科技”。
在西汉,有一种类似电风扇的风扇车,也叫叶轮拨风,此物把七个3米多长的大轮,连在一起,体积很大,而且竟然是自动的。
但在古代最会享受的还是皇帝,身边围着数人帮他扇扇子,一般人可没有这种待遇。
3.住凉屋也是古人消暑度夏的方式之一,利用地理优势傍水而建,再将水送至屋顶,让水流沿着屋檐往下淌,降温效果相当好。
到了明代,有人巧用地理之势掘井纳凉,文人高濂就在《遵生八笺》中记载:“霍都别墅,一堂之中开七井,皆以镂刻之,盘覆之,夏日坐其上,七井生凉,不知暑气。”
4.终极法宝:心静自然凉
先秦时,人们总结出了一套办法,就是夏天要保持愉悦的心情,不要动辄生气发怒。简单说来,就是“心静自然凉”。
唐代白居易有云:“何以烦消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难保,难更与人同。”
总之好心态才是夏季避暑纳凉的最利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