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微松江的一篇文章《重走佘天昆》,我们公司一行热爱徒步、热爱运动的五个人,相约于5月21日,从佘山脚下开始一路向南向西,沿着佘天昆公路走向天马山。
佘天昆公路,编号X021,全长9.07公里,1958年建成通车,是X打头的上海县级公路。
一行人只走到天马山,却也是不虚此行,幽长的林荫道舒爽清明,偶有几只松树欢快的跳跃;成片的麦浪随风起舞,带给我们一派田园风光;静谧的山林空谷鸣脆,观音庙里的鸡鸭猫狗似乎也有了灵性和禅意。
起初沈砖公路南面的一段佘天昆公路旁边就是偌大的辰山植物园,零星点缀着的花朵赏心悦目,虽然它把公路一分为二,我们也最终没能看到那一堵绚烂的玫瑰花墙,但走在这样幽深宁静的道路上也别有一番风味,况且之后还有机会去走走那一段没能进去的佘天昆公路。
后来绕出来,走了一段沈砖公路,再回到佘天昆公路,这一段就着实被大太阳炙烤了一会,还好因为是早上,尚能经受得住。第二段的佘天昆没有第一段来的幽深凉快,来往车辆也多了不少,但周围未被开发的田园,宽深的河流依旧引起了我们极大的趣味。身在走,心在游,重点在于认真欣赏沿途的风景。
天马山古称干山,传说春秋吴国干将铸剑于此而得名。山势陡峭,山体脊线近东西方向,山形如一匹展翅欲飞的天马,后改称天马山,是佘山九峰十二山中山林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一座山,山体面积1433亩,海拔高度99.8米。其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旧时为佛教胜地和“烧香圣地”。
在天马山的寺庙中有一座"圆智教寺",寺后有一座千年斜塔,名叫"护珠宝光塔",北宋元丰二年(1079)由横山乡人许文全建,距今已有915年之久,塔七级八面,高20余米。塔身虽小,但屹立山间,奇峻挺秀。由于地基变动,使塔身逐渐朝东南方向倾斜。据1982年勘察,塔身已向东南方向倾斜62°51′52″,塔顶中心移位2.27米。塔身倾斜达6度53分,斜度超过意大利比萨斜塔,号称"天下第一斜塔"。南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高宗赐五色佛舍利藏于此塔内,时显宝光。到了清代,天马山香火极旺盛,为佘山乃至上海的一大奇观。
天马山上的三高士墓亦颇为壮观,史载杨维桢与好友钱惟善、陆居仁同葬于松江干山,史称“元末三高士”。《松江府志》记载,位于天马山东麓的“三高士墓”,南为杨墓,其左二丈为陆墓,又稍左靠北一丈为钱墓。三高士东面的留云阁也是别有一番雅致,一幅幅壁画记录了三高士生前的点滴生活,紧闭的阁楼则似乎隐藏着更多三高士的高风亮节,年代久远,还需专家考证。
目前天马山的泉水属于枯竭期,因此没有看到壮观的瀑布,但其间的林木确实幽深宁静,众多石路曲经通幽,错综复杂,却又可以随心而行,一路观赏各具特色的几个景点和山间奇观。
两游天马山,关注不同,时间不同,随行之人不同,得到的收获也各不相同,第一次和朋友,慢慢走,慢慢看,环境幽静,对整个林子充满好奇,还有芍药、牡丹花的点缀,总体静雅;第二次,随行之人稍多,还有孩子的欢快闹腾,游览变得更加热闹和迅速,但同时也因为一只待产的猫,三只静静啄食小鸭体会到了铜观音庙的静穆气氛。
天马之旅,似乎没有丝毫激动人心之处,平淡有如一碗白开,却有着永久可以回味的甘甜。
6329 小英 知樱 橙子学院码字岛第四篇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