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贡向老师请教:“孔文子的谥号为何称作‘文’呢?”孔子回答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比他年纪小、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叫‘文’。”
【感悟】
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文子即仲叔圉yǔ,又名孔圉,卫国大夫。聪明好学,更难得的是他是个非常谦虚的人。在孔圉死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代的人都能学习和发扬他好学的精神,因此特别赐给他一个"文公"的称号。后人就尊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也是卫国人,知道孔圉有一些事做得不太好,他认为孔圉配不上那样高的评价。有一次,他问孔子说:“孔圉的学问及才华虽然很高,但是比他更杰出的人还很多,凭什么赐给孔圉‘文公’的称号?”
孔子听了微笑说:“孔圉非常勤奋好学,脑筋聪明又灵活,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对方地位或学问不如他,他都会大方而谦虚的请教,一点都不因此感到羞耻,这就是他难得的地方,因此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并不会不恰当”。 经过孔子这样的解释,子贡终于服气了。
《周书·谥法》:文有六个等级:经纬天地、道德博厚、勤学好问、慈惠爱民、憨民惠礼、锡民爵位。读本章可参考【14.18】。
二、非“问”无以广识
我在做老师的时候,发现一些学生很不爱提问题,自己不会做的题,宁愿不会下去,也不向老师请教。世界之大,即使是最聪明的人,也不可能是个“万事通”。所以,每当我要做一个比较重要的、而我又不太熟悉的事情时,我首先要发问,把事情了解得尽量清楚些。尽管也会受到一些讥笑,我却受益无穷。可是,孩子们却往往承受不了讥笑,所以宁愿不会也不“发问”。我挖空心思,怎么能让这些孩子敢于“发问”呢?最终,还是从祖先的造字智慧中得到了启示
有一次,我读到“隔门借问人谁在,一树桃花笑不应。”的诗句,突然触动了我对祖先造汉字“问”的理解:
“问”,“口”在门内,一扇门隔离了内外。外来者要想进入拜访,首先需要得到门内的人应允。人在门外敲门,问“家里有人吗?”门里的人要知来者是谁,也要“问”清楚,才能决定允不允许进入。
“问”本义指让人回答或解答自己不清楚的事情,如,询问、打问、不耻下问。我感到古人造这个“问”字,真是再形象再巧妙不过了,用一扇门隔断,不问就无法沟通。
疑惑的人就是门外的人,如果不问门内的人,就不能进入。外行只有请教内行才算问到地方。“问”字“口”居中,口为言谈,言为心声,意指问者需正心诚意。真正的内行人是不会嘲笑虽问题肤浅却真心请教的外行人的。
“问”引申表示关切地询问,如问好、慰问、问候、问寒问暖;也指寻访,有目的的去看人并跟他谈话,如访问。“问”还指参与某事,参加意见;管,干涉;追究,如不管不问、过问、责问、质问、追问。
古人总把“学问”联系在一起,“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意思是“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不学就不会产生疑问,不问就不能增长学识。
有了疑问不及时提出来,不及时的解决,后患就是,你可能就会与成功失之交臂;可能总是在一个地方摔好几次跤;有可能会因此远远落在他人的后面。
可见,“学”与“问”搭配得好,便能使你学到更多的知识。但是你也不能只问不思、或只问一些浅显的表面的东西,也不能人云亦云,别人告诉你一点,就不三思了。要先通过自己的思考,可能由于经历有限,实在想不通其中的道理、找不到开门的钥匙时,再问关键,这样才能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如果是在校的学生,最好养成预习的好习惯,就能“问”而广识。
古人将“口”与“门”相搭配,真是给人以许多启迪,“口”是打开关节的方便之门。当你因为某些原因,需要与陌生人交往时,巧妙地提问,常可以打破尴尬的局面,使你们一见如故。
自从我给孩子们揭示了“问”字的绝妙构思后,孩子们渐进地爱“发问”起来,课堂上学习的气氛非常活跃。
我认为“问”是学习的一个捷径。现在浮躁的人太多,你提问题时,他不知道的就反过来讥笑你;你让他拿主意时,他先夸夸其谈地炫耀,似乎天底下没有他不知道的东西。可到了解决具体问题时,不是瘪茄子了,就是出一些馊主意。我在想,如果这些人能静下心来,放下架子,多问一问、听一听别人的,一定会收获不少!
这也是学习本章,“孔文子好问”得到的启示。
学习《论语》不应停止在对字面的理解。如果你不想一辈子缩在角落里,那就大方地“不耻下问”吧!
学习《论语》可以修心养性!感谢您百忙之中来助我弘扬《论语》的人文情怀,如果觉得有所赞同,别忘了加“关注”哦,我们一起传播!有什么感悟、建议意见,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论语》有20篇约500章,我已经在“简书”发表了近百篇感悟,如果想系统地看,请在“简书”搜索引擎搜“汉字活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