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岁的增长,很多人就像一只陀螺,在工作与生活两点一线间不停旋转,看似忙忙碌碌实际却又碌碌无为。我们忙着低头赶路,却忘了问自己为何而出发。
我们当然可以墨守成规,固守现有的一切,但也可以在岁月这把杀猪刀尚未在我们额头上刻下痕迹之前采取行动改变现状。
正如约书亚•贝克尔所说:不要在生命的长河中随波逐流。要故意、有目的地生活。我相信这是一个人能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而且越早学会越好。
那么,是时候需要我们重新建立起对工作和生活的掌控感,毕竟我们都有责任主动地、持续地将它们变成自己期待和喜欢的样子。
1.定制专属清单,合理规划日常安排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时常感觉时间不经意地就被浪费掉了,一整天好像都忙忙碌碌的,晚上躺在床上又觉得好像什么也没干。日复一日,因为生活的混乱和无序而感到焦虑不安。其实,这主要是由于我们对待日常时间管理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
雨果对待日常规划曾有过这样深刻的比喻:每天早上计划一天的事物,并执行计划的人,就像手拿线团走出米诺斯迷宫的忒休斯一样,能够自如地穿过无比忙乱的人生迷宫。如果没有计划,时间的支配完全受制于偶发事件,混乱很快就会来临。
如何成为时间的掌控者,一张专属清单就能够解决问题。
列清单的方法有许多种,但我们并不需要事无巨细地把任何待办事项都列举出来。
一个优秀的清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否做出正确的、有意识的决定,来计划该如何利用时间,以及把时间用在哪些任务上。
根据二八定律,我们应该抓住生活和工作中真正重要的关键少数事情去完成。这些关键少数事情是指那些能够让你的工作更上一层楼,或是能为你个人发展带来潜力的事情。
这里我推荐使用艾维•李的时间管理方法。根据这个时间管理方法,我们只需要写下第二天需要做得最重要的六件事并进行排序,然后第二天从排序第一位的事情开始着手做,接着开始做第二件事,以此类推,直到下班。
这个列清单的方法让我们为自己的时间设定了一个优先级,将一天中精力和专注力最好的时刻留给那些事关紧要的事情,而不是漫无目的地被所有任务拖拽前行。
当你认真地规划好一天的待办事项,白纸黑字记录下来,效率和自律变得不再那么抽象。每完成一项任务,当你在清单上打勾的瞬间,也是在不断地提醒自己时间都去了哪里,你的内心一定会充满了满足感。
一个小小的清单让你成为自己时间的主人,不再把365天过成同一天,而是每一天都有不一样的精彩,进而重塑工作的秩序感,重拾对生活的掌控感。
2.定期反思复盘,总结提炼持续提高
2500多年前,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说过:一日三省吾身。而同一时期只比孔子晚了80多年的西方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也曾说过,未经反思的生活不值得过。其实,中西方先贤们所说的“反省”和“反思”的最好方式就是复盘。
复盘本是围棋术语,指对局完毕后,复演该盘棋的记录,以检查对局中招法的优劣与得失关键。而现今复盘演变为行动过后的深刻反思和经验总结。
由此可见,复盘是一个不断学习、总结、反思和提高的过程。它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学习行动总结改进再行动的闭环,让我们真正将所学所思内化为个人的能力。
正如柳传志所说的“学习能力是什么呢?不断地总结,打一次仗,经常地复盘,把怎么打的边界条件都弄清楚,一次次总结以后,自然水平越来越高,这实际上算是智慧,已经超出了聪明的范围。”
复盘是我们与自己的一场深入对话。所以请一定要选择安静不被打扰的时间进行复盘。因为只有在安静和独处的时候,我们才能够站在客观的角度,更加超然、仔细地审视自己的言行举止,处事态度,更加敏锐地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总结成功的经验。当下次再发生类似的情境时,我们可以减少犯相同错误的几率,避免不必要的失败,通过不断的修正找到做事的最优路径,从而提高自己成功的概率和速度。
在一次次复盘中,我们在不断优化的路上,明确了前进的方向同时明白了我们可以主动地选择和创造自己的生活,从而达到知行合一,促成持续提高循环上升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跃迁。
走出舒适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无论是事前列任务清单还是事后定期复盘,在刚一开始都可能会让你感觉不舒服。但是如果我们真的打算过上一种令人满意的生活,就不要一味地待在自己习惯的地方,现在立刻马上就开始改变旧有的生活方式。
每一次走出舒适圈,都代表着我们愿意成长。
有时候不是事情真的很难,而是我们不愿开始走出改变的第一步。
试着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为自己增加一点仪式感,也许是沏上一杯清茶,也许是书桌上点燃的香薰,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一旦我们对每天进行合理的时间规划,将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可视化的梳理,看到自己每一天的进步和日复一日中得到的正面反馈,也别忘了给自己一个小奖励。从此不断往复,相信最终我们都可以变成更好的自己。
当你开始对自己负责时,你就能够获得改变整个人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