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后,进入了人生的一大困境—空心病。没有意义,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网络,学校五花八门,身处其中却又觉得迷失了自我。回头看来,许多人的规划如此的清晰明了,仿佛自己在那时就已经输了。
可是,我到底要什么呢,不是我目前所学的专业,不是我目前的大学氛围。我有些愤怒,但消费,网络,铺天盖地的国创信息,新鲜的大学生活让我忽视这些问题,麻木的走下去。就这样一年时间过去了!
第二年我开始寻找,于是确立了方向,准备跨专业考研,现在看来,对当时所学专业和父母的反抗占到了大多数,当然也让我接触了生态学这个专业。这条路坚持到第二年时,我开始去别的学院听课,参加科研项目,也认识了一些研究生,博士生,二个月的实验生活让我觉得研究室搬砖并不适合我,我喜欢分享给大家一些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知识,但如果是做研究就得在一件事情上深耕下去,所以即使考上研究生我也很难继续往下读了,可生态学的就业前景好像真的很差。我极其迷茫,本专业考研,算了吧,我发现我并没有动力,工作,我发现了一个小众行业,我开始接触,参加了培训,但实际接触行业才发现哪有我想的那么好!
考研,工作,考公,让人头疼的话题!好像人生只有这三条路了,最后我选择了考公!回首我大学的三年,堕落过,努力过,迷茫过,理想主义的泡沫一直存在,二年前我说过我不在乎钱的多少,本以为自己可以再浪漫几年,但房租,水电费,伙食费催化了泡沫的破裂。
畏头畏尾,害怕,不自信,理想主义仿佛一直伴随着我的大学生活,我没有像一些人那样,还没毕业就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事情,还没毕业就拿到了了多个大厂的offer,我目前感兴趣的东西很小众,那有怎样呢,起码我努力了,大家各有花期,虽然我选择考公,但我永远记得我的梦想,还会继续坚持,在这个小众行业中有所建树,也许有人觉得你作为大学生,意气风发的年纪竟然不敢拼敢闯,对啊,我就是胆怯了,我就是一个普通人希望拥有一个普通的生活,但在这些之外,我希望有一个可以坚持一生的爱好让我觉得生命的美好与价值,就已经很好了。
我会尽力拓宽人生的边界,去尝试,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是大众意义上的成功与幸福。
所以,这即是对过去三年的总结,又是对未来自己的告诫,你觉得快乐就好,至于他人看法可听却不可全信。走出自己的路吧,即使前路未知,山遥路远,一处有一处的风景,走下去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