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太极:这40年来,国人学以致用的能力究竟是怎样退化、丢失的?

从1979至2019,这40年,国人学以致用的能力是怎样一步步退化、丢掉的?

犹记从小到大的各类小升初、初升高、高考大,各类题库可谓浩如烟海、身经百战!

老师在台上兴致勃勃的讲题、解题,同学们在下面强打着精神做题。学习几乎就等同于考试。

不管你平时课堂多活跃,或者熬夜到几点,统统不重要,分数的结果是唯一的衡量标准。

学生对学习的认知,也从最初的寓言、神话、童话、创作的兴趣转移到最现实的目标:能不能及格过关?能考多少分?

所谓的学习渐渐变得越来越功利性,对于学习本身的热爱却渐渐越来越淡。至于什么创新、思维、素质教育,也往往家长的一厢情愿。

即使是素质教育,也要在某些机器人大赛、舞蹈大赛、书法大赛、钢琴大赛中,进行比试、考试,拿到奖项、证书,否则什么都不是。

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排座次。但评分的奖项,必须是固定、标准化、量化的,否则没法评出奖项。某些细分领域,或出格的思维、创新、天才注定会被扼杀。

关于应试教育对学以致用能力的损害,源自于某一天,我忽然发现,以前学了那么多的东西,但能用的,或者用过的,却少之又少。

为什么少之又少?因为,课堂中学习的时间管理、SWOT、SMART,当时以为只是为了考试用,根本没觉得生活中实际可用。

反而,是在多年以后碰壁、浪费大量时间、精力之后才发现,之前课堂上老师讲的还是有用。也就是说,课堂环节缺乏转化落地实操,课后缺乏翻转、应用。

知识变成了信息、素材,形同两脚书橱,根本就没有把知识变成力量!

而且,除了我之外,我还发现,身边许多参加培训班、深造班的老板,虽然喜欢那种上课的感觉,但却极少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用到现实生活中。

这种现象如此之普遍,究竟是怎么了?学习什么时候变成一种行为艺术,而不带应用目的性了?

归根结底,就是一种习惯。因为从小到大,学习就是为了做题、应试,什么时候养成了用到现实的习惯了。

于是,自然而然的,学以致用的能力就被削弱了。

我们根本就没有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而意识到这个重要性,且身体力行,往往需要多年的时间才会悟到。

所以,来让我们拆知识,设计框架,重新开始学习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基于学生学习共同体培育语文生态课堂文化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与...
    火车头123阅读 2,061评论 0 8
  • 21、兴趣的秘密何在 每一个教师都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怎样才能把课上得有趣呢?是不是所有的课都能上...
    金塔132牛晓霞阅读 2,989评论 1 11
  • 努力进取,杀戮飞翔。寻找梦想,左右天堂。坚持到底,利益合作。渴望辉煌,光荣天堂。造就美好,飞翔,孤独前行。享受寂寞...
    赵原野阅读 132评论 0 0
  • 是那一轮永远也触碰不到 只在那浩渺空中 光芒四射 如今夜的月 穿过时光的黑暗 让思想沉醉翩翩起舞 嫦娥不见 你也不...
    林韦成阅读 233评论 0 1
  • 下周的分享我想制作一个活动背后的故事,美术组的罗敏和王东老师加了几天的班,连周末都牺牲了,为了学校环境的布置撒费苦...
    嗳宁阅读 19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