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7日晚上临睡前的争执,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至今仍在心头震荡。起因是张先生对泽扔拖鞋的教育方式,我试图沟通时却被误解为指责,这场本可避免的冲突,最终演变成了持续两天的冷战。
那天夜里,我带着满心委屈辗转难眠,独自躺在榻榻米的黑暗里。明明知道我情绪崩溃的张先生,始终没有推开那扇门。当晨光透过窗帘缝隙时,我在手机微信里写下长段的独白,倾诉着近期的压抑与困惑。直到次日正午,才收到他简短的辩白,没有安慰,没有歉意,甚至没有询问我昨夜的辗转反侧和一夜无眠。
3月8日清晨,婆婆的开门声将我从浅眠中惊醒。独自在玫瑰公园的草坪上躺了许久,看云朵在湛蓝的天空里聚散,听孩童在远处追逐嬉闹。当我带着复杂的心情返家时,他精神抖擞从外面采购归来,那张带着笑意的脸,瞬间点燃了我积蓄已久的委屈 —— 我彻夜等待的真诚沟通,换来的竟是这般若无其事的态度。失控的掌掴落在他脸上的瞬间,我仿佛听见了婚姻裂痕中细微的碎裂声。
次日午后独自带着两个孩子乘萝卜快跑去摩尔城,在商场一楼瞥见熟悉的好利来蛋糕店。玻璃柜里金黄的榴莲面包,忽然让我想起在北京时他常常为我买的蛋糕卡和榴莲面包。那些被日常琐碎消磨的温暖记忆,此刻如潮水般漫过心头。
坐在瑞幸咖啡的沙发上,我开始重新审视这段关系。婚姻从来不是完美的圆,而是两个半圆在岁月长河中的彼此打磨。我们或许无法成为灵魂完全契合的伴侣,但至少可以做相互支撑的生活搭档。所谓夫妻相处之道,不过是三件事:一起吃饭、一起睡觉、一起聊天。吃饭是经济与物质的共享、睡觉是生理与情感的交融、聊天是精神与思想的共鸣,能满足其一便是缘分,能达成其二已是幸运,三者兼具则是可遇不可求的福分。
我们的婚姻,恰好处在二与三之间的微妙地带。那些被我忽视的包容与付出,那些藏在细节里的关心与在意,此刻都变得清晰可见。或许真正的成熟,是学会在期待与现实之间找到平衡,把向外张望的目光收回来,专注于自我成长的修行。当我不再执着于改变对方,而是努力完善自己时,那些曾经刺眼的棱角,似乎也变得柔和起来。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婚姻的真谛不在于永远风平浪静,而在于每次风雨过后,依然愿意牵起对方的手,在裂痕中寻找光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