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桂枝汤是群方之祖
桂枝汤在《伤寒论》里是第一个方剂,《医宗金鉴》将它誉为“群方之祖”。在《汤液经法》称为小阳旦汤,常用于感冒初起,但有时也用于长期发热、恶寒症状而无其他明显异常者。具有发汗解肌、调和营卫的作用。
二、太阳伤风用桂枝汤
《伤寒论》: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足太阳膀胱经是主一身之表,它主要部分是在人的背上,而背为阳,所以说足太阳膀胱经是主太阳的。
当风寒伤阳的时候,风寒体现于表,这时候的“头痛”一般是后脑勺痛。
“发热”,这是正气和邪气在做斗争,这条不一定每个人都有,不属于主症。
“汗出”,这是营卫不和,风邪已经进入毛孔,还想继续进去,但身体的正气挡住不给它进去,就在毛孔这里僵持这。毛孔一直处在开的状态,汗就忍不住往外排出了。
人伤什么就怕什么,因为伤风,所以会“恶风”。用桂枝汤主之。桂枝汤是在支持正气来抵抗邪气,给人体的正气一个声援,这样通过鼓动气血把在表的风邪驱逐出去。
桂枝汤有强壮的作用,古人认为它有改善气血循环,调和阴阳的作用。比起体力充实者,桂枝汤用于衰弱者较多。
三、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白芍)、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小火快煎25分钟左右,喝药15分钟之后,喝一碗热粥,因为热粥能调和和鼓动胃气,加速人体出汗,把风邪透出去,喝完热粥后再盖上被子休息,等到微微出汗就可以了。因为这时候毛孔容易打开,不盖被子的话可能又进风,汗出当风,病还可以加剧。如果不出汗就再喝一次,如果出汗了,就可以不用再喝药了。
酒是生姜和桂枝的天敌,喝有两种药的方剂,就不要喝酒了。同时忌油腻不好消化的、辛辣的、刺激性味道重的食物。
四、桂枝汤的主药
桂枝汤的主要是桂枝和芍药。白芍是一味酸收的药,能够和营敛阴,而且入肝。桂枝则是一味辛散的药。这两味药一个酸收一个是辛散,正好是相反,在这一散一收之间,营卫就得到了调和。再加上姜草枣,给脾胃提供了足够的动力能量,有这个基础,营卫就更加容易得到调和。
白芍虽收,但用得好的话它并不敛邪,桂枝和营解肌但不伤阴,所以这里用桂枝不用别的温热药。
桂枝性温属阳,白芍寒凉属阴。一温一寒,一散一收,一阳一阴,互相制约,就收到了调和营卫的作用。而且桂枝呈红色,入心,能振奋心阳;白芍会把桂枝往肝里面引,又能振奋肝阳;桂枝也会把白芍往心里面引,又能收敛心阴和心血。
桂枝配白芍,体现了阴阳的思想,再加上姜草枣,又体现了天地人三才的思想。
桂枝往上走,是本乎天的,可以把它当天药;白芍是往下走,是本乎地的,可以把它当地药;姜草枣是给脾胃提供动力,提供物质基础的,相当于中间,是人药。这个方子体现了天地人三才的思想,我们主要抓天和地,至于人肯定是要兼顾到的。